人参果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本词条由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王丽霞 主任药师
审核
人参果,中药名。为兰科植物角盘兰Herminiummonorchis(L.)R.Br.的带根全草。具有强心补肾,生津止渴,补脾健胃,调经活血的功效。主治神经衰弱,失眠头昏,烦躁口渴,不思饮食,月经不调。
中
文
名
称
:
人参果
别
名
:
人头七、口口箭
性
味
归
经
:
味甘,性温;归脾、胃经
药
材
分
类
:
植物
功能
强心补肾,生津止渴,补脾健胃,调经活血。
主治
神经衰弱,失眠头昏,烦躁口渴,不思饮食,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2g;或泡黄酒饮。
相关论述
《陕西中草药》:“味甘,性温。强心补肾,生津止渴,补脾健胃,调经活血。治神经衰弱,失眠头昏,烦躁口渴,不思饮食。”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晒干用。
植物种属
兰科角盘兰属角盘兰。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块根球状或卵状,径约1cm,干燥后表面灰黄色至灰褐色,具纵皱。茎直立,高15-35cm。叶互生,通常2枚,生于茎下部,稀有3枚;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4-10cm,宽1-2cm,先端尖,基部抱茎,全缘,平行脉。穗状花序顶生,长3-20cm;花黄绿色,唇瓣无距,3裂。蒴果长圆形,长约5mm。花期夏季。
分布区域
分布于东北及甘肃、陕西、河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草地。
目录
概述
功效作用
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相关论述加工保存
采收加工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形态特征分布区域生长环境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