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葵果


龙葵果,中药名。为茄科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的成熟果实。全国均有分布。具有止咳祛痰、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慢性气管炎、咳嗽、扁桃体炎、痢疾。
功能
止咳祛痰、清热解毒。
主治
用于慢性气管炎、咳嗽、扁桃体炎等。
用法用量
内服,5-10g。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化学成分
含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等甾体类生物碱,及有机酸类、木脂素类、微量元素、多糖等成分。
药理作用
有镇咳、祛痰作用。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保存方法
阴凉干燥处保存。
鉴别
本品粉末褐色、棕黄色或黄绿色。果皮石细胞多角形或类圆形,可见多数网纹。胚乳及子叶细胞含众多糊粉粒及脂肪油滴。种皮石细胞成片,波状弯曲。
药材性状
本品呈类球形,皱缩,直径2-5mm。表面黑褐色、橙红色或黄绿色,顶端有一圆形花柱残痕,下端有一细果柄,体轻易破碎,种子多数圆扁形,黄白色。气微,味甜酸、微苦。
植物种属
茄科植物龙葵。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为25-100cm,茎直立,有棱角,近无毛。叶互生;叶柄长1-2cm;叶片卵形,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并下延至叶柄,通常长2.5-10cm,宽1.5-5.5cm,全缘或具不规则波状粗锯齿,光滑或两面均被稀疏短柔毛。蝎尾状聚伞花序腋外生,由3-6(-10)朵花组成;花梗长1-2.5cm;花萼小,浅杯状,外疏被细毛,5浅裂;花冠白色,辐状,5深裂,裂片卵圆形,长约2mm;雄蕊5,着生花冠筒口,花丝分离,花药黄色,顶孔向内;雌蕊1,球形,子房2室,花柱下半部密生白色柔毛,柱头圆形。浆果球形,有光泽,直径约8mm,成熟时黑色;种子多数扁圆形。花、果期9-10月。
分布区域
全国均有分布。
道地产区
全国。
生长环境
生于田边、路旁或荒地。
生长见习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比较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较好。
繁殖方式
用种子繁殖。
栽培技术
9-10月,采摘成熟果实,堆放在阴湿处,让果皮自然沤烂,至第二年春季取出,搓去果皮,洗净。4月播种。翻挖土地,敲细整平,开1.3m宽的畦,按行株距33cm×33cm开穴,深约3cm,施入人畜粪水,与草木灰及人畜粪水拌匀撒播穴里,盖草木灰一把。浇透水。
概述
功效作用
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加工保存
采收加工保存方法药材鉴别
鉴别药材性状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形态特征分布区域道地产区生长环境生长见习繁殖方式栽培技术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