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粳米汤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配方
生石膏60g,粳米60g。
相关配伍
本方由《伤寒论》“白虎汤”化裁而成。方中石膏味辛甘、性大寒,归肺胃两经,具清热泻火、退热解肌、除烦止渴之功,是清解气分实热的要药。现代研究证实石膏煎剂对动物实验性发热及人体都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因其机制是抑制发热中枢,同时也有抑制发汗中枢的作用,所以解热却不发汗,因此特别适宜于温热病高热患者。粳米甘平,“主益气,除烦渴,调胃……”(《新修本草》)。方中用之,其义有三:一则辅助石膏生津、止渴、除烦;二则顾护胃气,预防大量服用石膏而损伤脾胃;三则利用浓稠的粥液,使石膏细末悬浮其中,防止有效成分沉淀损失。全方药、食虽少,却配伍得当、功效卓著,且祛邪不伤正、清热不伤胃,实为清解阳明气分热邪之优良膳方,所以张锡纯赞其“治愈者不胜计”。
适宜人群
本品适用于外感寒邪入里化热,或温热病邪在气分,导致出现壮热头痛、面赤心烦、汗出口渴、脉洪大有力等症状的患者。
不宜人群
表证未解、里证未成者忌用;气虚发热者禁用此方。
食用方法
趁热顿服,每日1-2剂。
配方用料
名称:
生石膏
用量:
60g。
功效: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名称:
粳米
用量:
60g。
功效:
缓解饥饿、改善便秘。
做法
①步骤:
上2味,加水煎煮。
②步骤:
至米熟烂,去渣取汁。
参考资料
[1]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广东: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谢梦洲.中医药膳学.第2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