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五汁饮

五汁饮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华国栋
本词条由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华国栋 主任药师 审核

五汁饮,中医药膳名。出自《温病条辨》,为清热类药膳配方。具有清热养阴、生津润燥的功效。适用于温病邪伤津液所致身热不甚、口中燥渴、干咳不已等症。

五汁饮
《温病条辨》
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配方

生梨200g,荸荠500g,鲜苇根100g(干品减半),鲜麦冬50g(干品减半),藕500g。

相关配伍

方中生梨、荸荠、莲藕均为水果或蔬菜。梨味甘微酸,性质寒凉,入肺、胃二经,具清热化痰、生津润燥之功,如《新修本草》曰:“主热嗽,止渴”,《本草纲目》说:“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酒毒”。荸荠又名“马蹄”,味甘性平,也入肺、胃二经,有凉润肺胃、清热化痰的作用,可用于温病口渴、肺热咳嗽、消渴的治疗。鲜藕入药、入膳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故主热病烦渴与吐血衄血,本方取其清热生津之功,绞汁冲服。苇根即芦根,味甘性寒,长于清泄肺胃气分热邪,生津除烦,解毒止呕,主治温病热伤津液见烦热口渴等症。麦冬甘寒质润,入肺、胃、心经,功能滋肺养胃以润燥生津、清心养阴以除烦宁心,适用于热病伤津见口渴心烦、肺热燥咳等症。方中五者均属甘寒清润之品,且都为鲜品,富含汁液,共奏清热养阴、生津止渴之功,是退热除烦、止渴疗嗽之佳饮,临床对温邪灼伤肺胃见口渴心烦、干咳不止与温病后期身热不退等症,皆有良效。此外,本方还有解酒清热生津、除烦止渴降逆的作用,亦用于饮酒过多所致头痛烦渴、噫气呕逆等症的调治。

适宜人群

本品适用于温病邪伤津液所致身热不甚、口中燥渴、干咳不已者。

不宜人群

本方略有滑肠的不良反应,故脾虚便溏患者应慎用。

食用方法

本品可以冷藏后饮用,也可以炖煮后服用。

配方用料

名称:
生梨
用量:
200g。
功效:
解渴、清肺止咳。
名称:
荸荠
用量:
500g。
功效:
增强体质、润肠通便。
名称:
鲜苇根
用量:
100g。
功效: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名称:
鲜麦冬
用量:
50g。
功效: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名称:
用量:
500g。
功效:
健脾开胃、补充营养、润肠通便。

做法

①步骤:
梨去皮、核,荸荠去皮,苇根洗净,麦冬切碎,藕去皮、节。
②步骤:
然后以洁净纱布绞取汁液和匀。

参考资料

[1]吴瑭.温病条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

[2]史丽萍,应森林.实用中医药膳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