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亦称为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本病好发于负重较大的膝关节、髋关节、脊柱及远侧指间关节等部位。临床上表现为进展性关节疼痛,可有晨僵、关节肿大等。骨关节炎一般不可治愈,是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
临床分类
1、按病因分类
(1)原发性OA:发病原因不明,无明确的全身或局部诱因,与遗传和体质因素有一定关系。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2)继发性OA:多发生于青壮年,可继发于创伤、炎症、关节不稳定、慢性反复的积累性劳损或先天性疾病等。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关节内骨折,关节囊或韧带松弛引起关节不稳定等;关节畸形如膝内翻、膝外翻引起的关节力学改变,在原有病变基础上发生骨关节炎。
2、按关节分布分类
可分为全身性OA、手OA、膝OA、髋OA等。
3、按是否伴有症状分类
可分为症状性和无症状性(放射学)OA。
流行病学
无传染性。
全球发病率约为16%。我国65岁以上膝痛人群OA患病率超过50%,75岁以上膝痛人群OA患病率超过80%。
随着全球老年人和肥胖人数的增加,OA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原发性骨关节炎多发生在50岁以后,女性略多于男性。继发性骨关节炎可发生于青壮年。
总述
原发性骨关节炎的发病原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它的发生发展是一种长期、慢性、渐进的病理过程。一般认为是多种致病因素包括机械性和生物性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其中年龄是主要高危因素,其他因素包括外伤、肥胖、遗传、炎症、代谢等。继发性骨关节炎是在原有疾病基础上发展成骨关节炎。
基本病因
1、原发性骨关节炎
(1)高龄和超重是已明确的两个主要致病因素。
(2)也可能是全身或局部的综合因素所致。如软骨营养代谢异常、长期应力不平衡、累积性微小创伤或关节负荷过重等。
(3)女性发病率较高,在绝经后明显增加,可能与关节软骨中雌激素受体有关。
2、继发性骨关节炎
在原发病基础上发生的继发改变。常见原因有先天性关节结构异常、后天性关节面不平整、损伤或机械性磨损、关节外畸形引起的关节受力不平衡、关节不稳定、医源性因素等。
总述
骨关节炎主要的症状是疼痛,初期为轻微钝痛,以后逐步加剧。活动多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好转。有的患者在静止或晨起时感到疼痛,稍微活动后减轻,称之为“静息痛”。但活动过量时,因关节面摩擦也可产生疼痛。疼痛可与天气变化、潮湿受凉等因素有关。患者常感到关节活动不灵活,上下楼困难,晨起或固定于某个体位较长时间出现关节僵硬,稍活动后减轻。关节活动时有各种不同的响声,有时可出现关节交锁。
典型症状
1、关节疼痛及压痛
初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时好转,活动后加重,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晚期可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夜间痛。关节局部有压痛,在伴有关节肿胀时尤为明显。
2、关节僵硬
在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及发紧感,也称之晨僵,活动后可缓解。关节僵硬在气压降低或空气湿度增加时加重,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常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很少超过30分钟。
3、关节肿大
手部关节肿大变形明显,可出现Heberden结节和Bouchard结节。部分膝关节因骨赘形成或关节积液也会造成关节肿大。
4、骨擦音(感)
由于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面不平,关节活动时出现骨擦音(感),多见于膝关节。
5、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关节疼痛、活动度下降、肌肉萎缩、软组织挛缩可引起关节无力,行走时软腿或关节交锁,不能完全伸直或活动障碍。
并发症
骨关节炎可并发骨膜炎、关节损伤或关节畸形等。
急诊(120)指征
1、关节外伤后剧烈疼痛。
2、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门诊指征
1、不明原因关节胀痛。
2、早晨醒来发现关节僵硬。
3、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若出现上述紧急情况,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如症状较轻,则可前往骨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前往就诊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平静的状态,不要奔波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3、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早晨空腹就诊最好。
4、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尽量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7、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8、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疼痛的地方以前有没有受过伤?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8、您喝酒吗?喝多久了?平均每天喝多少?
9、您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关节疼痛、僵硬、肿大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为进一步诊治,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血液检查、关节液检查、X线检查、关节镜检查等。
体格检查
1、视诊和触诊
病变关节可无肿胀或轻度肿胀,有的可见关节畸形或不同程度的肌萎缩。轻压痛,活动无受限或部分受限,活动时可有骨擦音或骨擦感。
2、浮髌试验
当膝关节伴有滑膜炎时,肿胀可加重并出现关节内积液,患者伸直患腿膝关节,放松股四头肌,医生一手挤压髌上囊,使关节液积聚于髌骨后方,另一手食指轻压髌骨,有浮动感觉,能感到髌骨碰撞股骨髁的碰击声,松压则髌骨又浮起,此为浮髌试验(+)。
3、Thomas征和“4”字试验
髋关节病变时,内旋患侧可加重疼痛,医生嘱患者平卧于检查床上,双手抱一侧膝关节,并尽力屈曲髋、膝关节,使大腿贴近腹壁,腰部贴于床面。患者不能伸直另一侧下肢,此为Thomas征(+)。医生让患者蜷其患肢将脚踝外侧放在健侧下肢髌骨上方,随后医生用手下压患者患侧膝部,患者病变髋部出现疼痛而且膝部不能接触床面,此为“4”字试验阳性。
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标一般在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可出现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轻度升高。
2、关节液检查
可见白细胞轻度增高,偶见红细胞软骨碎片和胶原纤维碎片。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晚期关节间隙消失,关节内、外翻畸形;有时可见游离体,可伴有骨质疏松和软组织肿胀。
其他检查
关节镜检查可见滑膜绒毛明显增生肿胀、充血,关节软骨发黄、粗糙、糜烂缺失,可有骨质裸露、骨赘形成以及半月板不同程度的破坏。
诊断原则
骨关节炎根据病史、症状、体征、X线及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并排除其他炎症性关节疾病可诊断。美国风湿病学会提出了关于手、膝和髋OA的分类标准。
诊断依据
1、手OA的临床标准
具有手疼痛、酸痛、晨僵并具备以下4项中至少3项可诊断手OA:
(1)10个指定关节中硬性组织肥大≥2个。
(2)指端指间关节硬性组织肥大≥2个。
(3)掌指关节肿胀少于3个。
(4)以上10个指定的指关节中关节畸形≥1个。
(10个指定关节是指双侧第2、3指远端和近端指间关节及第一腕掌关节)
2、膝OA临床标准
具有膝痛并具备以下6项中的至少3项可诊断膝OA:
(1)年龄≥50岁。
(2)晨僵少于30分钟。
(3)骨摩擦感。
(4)骨压痛。
(5)骨性肥大。
(6)膝触之不热。
3、膝OA临床加放射学标准
具有膝痛和骨赘并具备以下3项中至少1项可诊断膝OA:
(1)年龄≥40岁。
(2)晨僵少于30分钟。
(3)骨摩擦感。
4、髋OA临床加放射学标准
具有髋痛并具备以下3项中至少2项可诊断髋OA:
(1)血沉≤20mm/h。
(2)X线示股骨头和(或)髋臼骨赘。
(3)X线示髋关节间隙狭窄(上部、轴向和或内侧)。
鉴别诊断
1、类风湿关节炎
最常累及的关节是腰椎和指(趾)骨关节,且常伴有类风湿因子滴度增高,骨质破坏特点也不同。
2、晶体沉淀物
特别是焦磷酸钙盐沉淀物,在老年人关节中常见,它可与老年人骨关节炎并存于同一关节内。因此,这些晶体沉淀物的形成可能与骨关节炎的病理改变有关。患有骨关节炎的患者假如出现急性疼痛并且有单侧关节肿胀,应进行关节液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例如晶体关节炎或感染性关节炎。
治疗原则
骨关节炎发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病理学改变不可逆转。治疗目的是缓解或解除症状,延缓关节退变,最大限度的保持和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
一般治疗
患者应适当休息,减少不合理的运动,避免长时间跑、跳、蹲,减少或避免爬楼梯,减轻体重,可以延缓病变的进展,病情严重时应扶手杖行走。
药物治疗
1、局部药物治疗
首先可选择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乳胶剂、膏剂、贴剂和NSAIDs擦剂等局部外用药,可以有效缓解关节轻中度疼痛,且不良反应轻微。
2、全身镇痛药物
依据给药途径,分为口服药物、针剂以及栓剂。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及软骨保护剂,包括塞来昔布、依托考昔、江中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双醋瑞因、氨基葡萄糖等可以缓解疼痛。部分药物如硫酸软骨素可参与软骨代谢,延缓软骨退变。
3、关节腔药物注射
注射透明质酸钠可起到润滑关节、保护关节软骨和缓解疼痛的作用。
相关药品
塞来昔布、依托考昔、江中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双醋瑞因、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钠
手术治疗
1、手术目的
手术的目的在于消除疼痛、矫正畸形、改善关节功能。
2、手术方法
外科治疗的方法主要有:①游离体摘除术;②通过关节镜行关节清理术;③截骨术;④关节融合术和关节置换术等。膝关节炎晚期出现膝内翻畸形和持续性疼痛,可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髋关节骨关节炎晚期可依年龄、职业及生活习惯等选用人工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术。
物理治疗
主要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包括热疗、水疗、超声波、针灸、按摩、牵引、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等。
其他治疗
根据骨关节炎所伴发的内翻或外翻畸形情况,采用相应的矫形支具或矫形鞋以平衡各关节面的负荷。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一般预后
骨关节炎发生后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积极地治疗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不影响日常生活。
危害性
骨关节炎病情不可逆,可终身伴有持续性关节疼痛影响日常生活,严重者可致残。
自愈性
一般不会自愈。
治愈性
本病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积极治疗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不影响日常生活。
总述
骨关节炎患者需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后续康复治疗,控制疾病的进展。同时,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骨关节炎患者因长期关节疼痛及运动功能障碍,常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2、护理要点
(1)家属:应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耐心听取患者倾述,了解其心中所想,并给予安慰和鼓励。
(2)患者:可向医护人员咨询骨关节炎相关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用药护理
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生活管理
1、注意对关节部位的保护,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蹲位等。
2、日常活动中用力得当,以免加重关节负担。
3、活动时穿防滑鞋,做好膝关节保护。
4、夏天避免长时间吹空调或风扇。
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进行复诊,评估疾病控制效果,不适随诊。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饮食规律、均衡,多摄取粗纤维、高蛋白等食物。
2、适当增加含钙和维生素类食物,多饮水。
饮食禁忌
不要过多食用咸辣、过冷、过热的食物,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等。
预防措施
由于病因不清,尚难从根本上对骨关节炎进行预防。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或消除危险因素,如通过纠正先天性或获得性解剖异常或功能障碍、减少职业性或运动性关节损伤、节制饮食避免肥胖等措施来减轻关节过度的机械应力。
概述
临床分类病因
总述基本病因症状
总述典型症状并发症就医
急诊(120)指征门诊指征就诊科室就医准备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检查
预计检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其他检查诊断
诊断原则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
治疗原则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相关药品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其他治疗治疗周期治疗费用预后
一般预后危害性自愈性治愈性日常
总述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生活管理复诊须知饮食
饮食调理饮食建议饮食禁忌预防
预防措施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