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附件炎


慢性附件炎是一种发生于附件(即输卵管和卵巢)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在妇科疾病中比较常见。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小腹坠胀,伴有白带增多、腰骶部酸痛、月经失调等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流行病学
无传染性。
慢性附件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我国慢性附件炎总发生率较高。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逐渐开放,慢性附件炎的发病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多发生于15~25岁性活跃期妇女。
总述
引起慢性附件炎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下生殖道感染、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不良的卫生习惯、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等。
基本病因
1、下生殖道感染
如淋病奈瑟菌性子宫颈炎、沙眼衣原体性子宫颈炎等,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可以沿子宫颈黏膜、子宫内膜上行至输卵管,并蔓延至卵巢,从而引起慢性附件炎。
2、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
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内节育器等,由于手术所致生殖道黏膜损伤、出血、坏死,导致下生殖道内源性病原体上行感染输卵管、卵巢而引起慢性附件炎。
3、不良的卫生习惯
经期性交,经期、产后或流产后不注意个人卫生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输卵管、卵巢而引起炎症。
4、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如阑尾炎、腹膜炎等,病原体可直接蔓延至输卵管、卵巢,引起慢性附件炎。
危险因素
1、性活跃妇女,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
2、常穿紧身或不透气的内裤。
3、长时间坐着而缺少活动,血液循环特别是下肢血脉不畅,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影响输卵管、卵巢的正常排毒功能而增加炎症发生的风险。
总述
多数慢性附件炎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典型症状为慢性盆腔痛、月经失调,可伴有白带异常。部分患者由于病程长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
典型症状
1、慢性盆腔痛
炎症形成的输卵管、卵巢周围粘连、瘢痕以及盆腔充血。常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
2、月经失调
慢性附件炎导致盆腔淤血,患者可出现月经量增多。
3、白带异常
部分患者可出现白带增多、颜色异常。
伴随症状
1、部分患者可伴有性交痛。
2、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出现低热、乏力。部分患者由于病程长而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失眠、精神不振、周身不适等。
并发症
1、异位妊娠
慢性附件炎异位妊娠发生率高于正常妇女。
2、不孕
多为输卵管性不孕,由于感染和炎症导致的输卵管积水、瘢痕、粘连引起,少部分因卵巢周围炎症、排卵障碍引起。
3、其他
慢性附件炎可引起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
门诊指征
1、反复或长期出现下腹部坠胀、下腹疼痛、腰骶部酸痛。
2、月经不调,经期出血量大。
3、白带增多、颜色异常。
4、长期乏力、低热、精神不振。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出现症状者需及时到妇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进行妇科检查,应穿着宽松的衣物,方便检查。
3、可能会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检查应避开月经期。检查前一天应避免性交、阴道冲洗,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4、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出现的?
2、您的症状是一直存在还是间歇性出现?
3、您的症状在什么情况下会有所缓解或加重?
4、您现在多大年龄?您的月经是否正常?
5、您有新的性伴侣还是多个伴侣?
6、您是否做过宫腔手术?
7、您最近是否刚生过孩子?
8、来本院之前,您是否去过其他医院就诊?做过哪些检查、治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慢性附件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3、我的性伴侣需要接受检查或治疗吗?
4、这个疾病会影响我怀孕吗?
5、我可以在家接受治疗吗?还是需要住院?
6、治疗后还会复发吗?我需要复查吗?
7、日常生活中我需要注意什么?
预计检查
反复出现下腹坠胀、疼痛以及腰骶部酸痛等,需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妇科检查,了解外阴、阴道等情况。之后可能建议做血常规、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B超等,以了解病因、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
医生会观察患者外阴以及阴道情况等,并进行双合诊,即将一手的两指或一指放入阴道,另一手在腹部配合检查,了解输卵管、卵巢等有无异常以及是否存在腹部压痛、反跳痛等。慢性附件炎患者在子宫一侧或两侧可触到呈索条状增粗的输卵管,并有轻度压痛。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仅在少数患者中升高,为非特异性。
2、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
在妇科检查的同时,医生会从患者阴道取少量分泌物,加入0.9%氯化钠溶液,在显微镜下观察,用以判断是否有感染。
影像学检查
1、B超
是最简便、实用和经济的方法,可以观察附件是否存在异常,还可用于监测临床病情的发展。
2、CT、核磁共振检查(MRI)
可以显示出较清晰的盆腔器官影像。
其他检查
诊断困难时,可行腹腔镜检查。腹腔镜可以直观地观察输卵管、卵巢的病变情况,并明确其是否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在该检查中,医生会在患者腹部切一个小切口,然后将末端带有微型摄像头的细管通过切口插入患者腹部,并打开影像系统,从显示屏中观察输卵管、卵巢以及周围组织的情况。
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可做出诊断。病史有助于了解慢性附件炎的病因,医生通常会询问患者近期是否做过妇科手术、是否刚生完孩子、日常卫生习惯等。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陈旧性宫外孕等疾病。
鉴别诊断
1、子宫内膜异位症
二者皆可出现下腹部疼痛,需进行鉴别。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腹痛常在经期出现,且多合并不孕病史,妇科检查可见子宫增大,盆腔有结节状包块,临床通过B超及腹腔镜检查,一般不难鉴别。
2、卵巢囊肿
慢性附件炎患者可出现输卵管卵巢囊肿,需与卵巢囊肿相鉴别。输卵管卵巢囊肿除慢性附件炎病史外,肿块呈腊肠形,囊壁较薄,周围有粘连;而卵巢囊肿一般以圆形或椭圆形较多,周围无粘连,活动自如。
3、陈旧性宫外孕
本病多有停经史及异常阴道出血,患侧下腹痛。B超、妇科检查以及血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查有助于鉴别。
治疗原则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慢性盆腔痛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给予中药、理疗等综合治疗。反复发作者,抗生素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1、在疼痛时注意休息,防止受凉。
2、加强营养,适当运动,提高机体抵抗力。
药物治疗
1、抗生素
主要用于抗感染治疗。医生首先往往根据经验选择抗生素,之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2、其他
(1)透明质酸酶、糜蛋白酶肌内注射,以利炎症及粘连的吸收。个别患者如出现全身或局部过敏反应,应停用药。
(2)药物封闭能阻断恶性刺激,改善组织营养,如用普鲁卡因封闭骶前或阴道侧穹隆封闭。
相关药品
透明质酸酶、糜蛋白酶、普鲁卡因
手术治疗
1、输卵管卵巢周围粘连分解术
适用于输卵管卵巢周围粘连的患者。将输卵管周围特别是伞端的粘连分离,使输卵管保持自然伸展游离的状态。
2、输卵管修复整形术
通过输卵管吻合、再通、修复等,尽最大可能保留输卵管功能,适用于输卵管堵塞等输卵管病变。
3、输卵管造口术或开窗术
输卵管因炎症形成粘连或闭锁,通过手术重新开放输卵管,恢复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
4、输卵管积水切开术
用于输卵管积水的患者。
5、单侧输卵管切除术
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的一侧输卵管。
6、单侧附件切除术
慢性附件炎合并输卵管粘连或堵塞时,切除患病的一侧输卵管和卵巢。
7、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年龄大、双侧附件受累、无生育要求者,可切除全子宫及双附件。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常用激光治疗、超短波疗法、微波治疗、离子透入法,以及紫外线疗法等。
中医治疗
1、中医治疗上采用独特的中药保留灌肠、外敷等方法可以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使药液直接渗透于炎性包块,有利于局部药物的吸收,同时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
2、穴位注射等治疗方法也使中医中药在慢性附件炎的治疗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3、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附件炎可提高治愈率。常用抗生素配合清热解毒、理气活血的中药治疗。
其他治疗
不孕患者,多需要辅助生殖技术协助受孕。
治疗周期
慢性附件炎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慢性附件炎的治疗费用可存在个体差异,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一般预后
若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一般较好;若未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或治疗,可能会严重损害患者的生育功能。
危害性
1、若不及时治疗,输卵管组织结构可遭到破坏,导致不孕,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2、慢性附件炎病程长,会让患者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3、慢性附件炎可引起异位妊娠,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
自愈性
慢性附件炎不能自愈,需积极就医接受治疗。
治愈性
慢性附件炎不容易彻底治愈,但是通过正规的系统治疗,一般可以缓解症状。
根治性
慢性附件炎病情顽固,难以根治。
总述
慢性附件炎的病程漫长,又容易复发。家属应和患者共同面对,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自身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注意监测病情,警惕复发。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慢性附件炎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患者会出现焦虑、精神抑郁等不良情绪,并对治疗缺乏信心,产生无助感。
(2)对于不孕的患者,可能会产生自责的心理,甚至会影响到家庭关系。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患者,帮助缓解不良情绪。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有目的性地引导患者讲一些自己生活中的趣事,尤其是患者引以为傲的事,让患者感觉到生活的快乐与美妙,通过有效的沟通使患者心情愉悦。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学会自我身心调整,主动和亲属、朋友交流,缓解心理压力。多与同病患者进行沟通,彼此鼓励。可以多参加有关慢性附件炎的知识讲座、健康咨询等活动,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用药护理
1、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更换药物或减轻药物剂量,以免影响疗效。
2、用药过程中注意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如有严重不良反应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
3、不要滥用药物,更不要听信广告或民间偏方所谓专治慢性附件炎的药物。
术后护理
1、术后注意切口的清洁护理,如有创面发红、肿等感染迹象,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术后观察是否有阴道流液、出血等情况。
3、术后恢复一段时间后应减少卧床,适当下床活动,避免血液的高凝引起下肢静脉血栓。
生活管理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洗内裤。
2、穿透气、宽松的棉质内裤,不要穿紧身、化纤质地的内裤。
3、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4、适当运动,如瑜伽、跳绳、散步、打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5、家庭中可采用下腹部热敷,以缓解疼痛等不适。
病情监测
慢性附件炎容易反复发作,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随时监测自身症状变化。如出现慢性下腹痛、月经异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饮食调理
饮食上的调理对慢性附件炎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患者应合理膳食,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忌食辛辣食物。
饮食建议
1、选择食物多样化,荤素搭配。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无刺激。
2、多吃高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全麦面、糙米、燕麦等食物。
3、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多吃瘦肉类、蛋、豆腐、黄豆等高蛋白食物。
饮食禁忌
1、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生殖系统,引起盆腔充血,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2、忌食太热、太凉或温度变化过大的食物。
3、避免摄入咖啡、浓茶、可乐,以及巧克力等。
4、禁止吸烟、饮酒。
预防措施
慢性附件炎是可以预防的,主要预防措施包括积极治疗急性附件炎、注意个人卫生、注意性安全。
1、若急性附件炎未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或治疗,可发展为慢性附件炎,所以急性期需得到彻底的治疗。
2、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注意经期卫生和性生活卫生。
3、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限制性伴侣数量。
4、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治疗妇科感染性疾病。
概述
病因
总述基本病因危险因素症状
总述典型症状伴随症状并发症就医
门诊指征就诊科室就医准备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检查
预计检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其他检查诊断
诊断原则鉴别诊断治疗
治疗原则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相关药品手术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其他治疗治疗周期治疗费用预后
一般预后危害性自愈性治愈性根治性日常
总述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术后护理生活管理病情监测饮食
饮食调理饮食建议饮食禁忌预防
预防措施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