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痿


肺痿(lung flaccidity),是一种肺部慢性虚损性疾病。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干咳,气短,喘息,活动后加重,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多发生于许多慢性肺部疾病久治不愈以后,与久病伤肺,失治误治、感受外邪、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西医学中的间质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等发展到一定阶段均属本病范畴,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临床分类
1、虚热证
主要表现为咳吐浊痰涎沫,或咳痰带血,咳声不扬,甚至声音嘶哑,气急喘促,口渴咽燥,可伴有午后潮热,形体消瘦,皮毛干枯,舌红而干,脉虚数。
2、虚寒证
主要表现为咳吐涎沫,短气不足以息,口不渴,伴有头晕目眩,精神倦怠,肢体乏力,饮食减少,肢体不温,小便数,或遗尿;舌质淡,脉虚弱。
总述
本病发生与久病伤肺,失治误治、感受外邪、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病位在肺,与五脏相关,尤其与脾、肾关系密切。病性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包括气虚、阴虚、津伤,标实以痰瘀阻络为主。基本病机有上焦虚热、肺中虚冷及邪壅阻肺,其中,肺津不足贯穿疾病发展的始终。
基本病因
1、久病伤肺
肺部疾病如肺痈、肺痨、哮病、咳嗽、消渴、热病等,长期不愈合,或热或寒,损伤肺脏,导致本病。
2、失治误治
如果医生失治误治,误用发汗、涌吐、泻下等治法,严重损伤津液,肺阴亏虚,肺失濡养,导致本病。
3、感受外邪
肺为华盖,合皮毛,开窍于鼻,外邪多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在外感中,发病主要与风、燥、热邪关系密切。邪气入里,损伤肺津,肺失气津濡养,导致本病。
4、情志失调
内伤七情,长期抑郁忧愁,或恼怒等,都可以影响脏腑气机,导致肺络失调,日久形成肺痿;肺与七情中的悲相呼应,长时间悲伤,可导致肺络失去充养,导致本病。
总述
本病以咳吐浊唾涎沫,干咳,气短,喘息,活动后加重,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临床分为虚热和虚寒两类。
典型症状
1、虚热
主要表现为咳吐浊唾涎沫、质黏稠、不易咳出,心烦口渴、小便色黄而少、大便干燥。
2、虚寒
主要表现为咳吐涎沫、其质清稀量多、舌质淡润。
并发症
本病目前缺乏相关并发症的资料研究。
门诊指征
1、若出现咳吐浊唾涎沫,咳嗽,气短,活动后加重。
2、或伴有肢体倦怠,神情疲倦,面色淡白等症状。
以上均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或呼吸内科进行咨询。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时一般需常规进行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建议患者穿相对宽松的衣物。
3、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一些检查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咳吐浊唾涎沫,气短,活动后加重等症状?
2、这些症状会在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
3、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没有其他不适如神情疲惫、四肢乏力等?
4、有其他什么疾病吗,如肺结核、糖尿病、哮喘等?
5、最近有经过什么治疗吗?有服用什么药物吗?
6、最近做过什么检查?
7、平时饮食状况如何,有偏食辛辣刺激食物的习惯吗?抽烟喝酒吗?
8、主要从事什么工作?工作压力大吗?
9、平时休息如何,会经常熬夜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咳嗽,咳吐浊唾涎沫这些症状?能确诊吗?
2、病情严重吗?多久能缓解这些症状?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如果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7、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8、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需要西医听诊、血常规、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X线检查、胸部CT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肢体外形、动态、口唇的颜色、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强弱,呼吸的长短等来初步判断病变性质与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疼痛、问饮食、问二便、问睡眠,问既往病史、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胸部四肢等情况,还会进行切脉来诊察疾病。
5、其他
医生通常还需使用听诊器进行肺部听诊,来初步判断心肺功能。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数量可提示有无感染存在。有出血者还可了解是否存在贫血及贫血程度。
2、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对判断酸碱平衡失调及呼吸衰竭的类型有重要价值。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X线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可观察病变程度和范围,且常可查出病变的某些原因。
2、胸部CT
胸部CT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具有相当特异性。高分辨率CT较常规CT更具有清晰的空间和密度分辨力,能够显示肺内细微结构,由于无创,易被患者接受,已经成为支气管扩张症的主要诊断方法。
其他检查
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査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对COPD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有重要意义。肺功能异常可出现在临床症状及Ⅹ线改变以前,有一定诊断价值。
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需要根据患者咳吐浊唾涎沫,干咳,气短,喘息,活动后加重,反复发作等临床表现,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西医相应的辅助检查则可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有咳嗽咳痰症状的肺痈、肺痨等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病史
有多种慢性肺部疾病史,久病体虚。
2、临床表现
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咳嗽,或不咳,气短,活动后气喘。常伴有面色白或色青,形体消瘦,精神倦怠,头晕,或时有寒热等全身症状。
3、辅助检查
肺部听诊、血常规、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X线检查、胸部CT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肺痈
两者均可见咳嗽咯痰。肺痈以咳嗽胸痛、咳吐腥臭脓血痰为主症,发病急,病程短。而肺痿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可有浊痰但不臭,且发病缓,病程长。肺痈失治久延,可以转为肺痿。
2、肺痨
两者均有咳嗽咳痰。肺痨因感染痨虫所致,以咳嗽、咳血、潮热、盜汗、消瘦等为主症;肺痿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肺痨重症失治可以转为肺痿。
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以补肺生津为主要原则。虚热证,治宜清热生津。虚寒证,治宜温肺益气。治疗时应时刻注意保护津液,重视调理脾肾。
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虚热证
(1)如果肺胃火盛,出现虚烦不安,呛咳的患者,可加用芦根、竹叶等。
(2)如果出现咳吐浊痰,口干想饮水,可加用天花粉、知母、川贝母等。
(3)如果出现津液损伤较为显著的患者,可加用北沙参、天门冬、玉竹等。
(4)如果出现潮热较为显著的患者,可加用胡黄连、银柴胡、地骨皮、白薇等。
2、虚寒证
(1)如果出现脾气虚弱,饮食减少,精神疲惫,可加用白术、茯苓。
(2)如果出现肺虚失于约束,出现唾沫多,小便频繁的患者,可加用益智仁、白果等。
(3)如果出现肾虚而不能纳气的患者,可加用钟乳石、五味子。
药物治疗
1、虚热证
(1)方药: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
(2)常用中药:麦门冬、人参、半夏、桑叶、石膏、杏仁、阿胶、胡麻仁、枇杷叶、甘草、粳米、大枣等。
(3)中成药:百合固金丸、养阴清肺丸。
2、虚寒证
(1)方药: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
(2)常用中药:人参、生姜、甘草、大枣。
(3)中成药:理中丸、金水宝胶囊。
相关药品
百合固金丸、养阴清肺丸、理中丸、金水宝胶囊等,视病情辨证选用。
手术治疗
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针灸治疗
取穴肺俞、膏肓俞、四花穴(膈俞、胆俞四穴总称),温和灸。
治疗周期
肺痿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一般预后
本病是多种肺部疾病发展而成,病情较重,又容易反复发作。如果治疗得当,病情稳定改善,如治疗不当,或不注意调摄,可使病情恶化,甚至出现张口抬肩,声音嘶哑,咯血,皮肤干枯,脉沉涩等危重证候,预后不良。
危害性
如果治疗不当,或不注意调摄,病情恶化,可出现张口抬肩,声音嘶哑,咯血,皮肤干枯,脉沉涩等危重证候。
治愈性
肺痿属于内伤虚证,病情较重而不易治愈。然而,如果能够正确辨证用药,坚持治疗,并注意生活起居调护,可以使症状改善,病情稳定。
复发性
本病是慢性内伤性疾病,容易反复发作。如果引起肺痿的病因没有彻底根除,或者平时调护不当,可能引起病情再次发作。
总述
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做好情志调护、生活起居有常、注意休息避风等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和身体恢复。
心理护理
1、本病病程长,反复发作,容易产生悲观、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应保持愉快平和,消除不安,减轻疾病引起的痛苦。
2、适当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用药护理
1、遵医嘱服药,观察用药后症状缓解情况,并注意服药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2、服用中药汤液后不宜立即饮水,以免冲淡药液降低疗效。
3、对于老年体虚无力咳痰或痰量较多,应以祛痰为主,协助排痰,畅通呼吸道。
生活管理
1、周围环境要干净、整洁、阳光充足,避免烟尘等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出汗较多时及时用毛巾擦干,更换衣被,避免复感外邪。
3、注意休息,减少外界刺激,不宜多说话以免耗伤肺气,加重病情。
4、保持口腔清洁,每日进食前后用生理盐水漱口,防止继发感染。
5、做深呼吸练习,症状较轻可参加游泳活动,以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功能。
病情监测
1、注意观察咳嗽、气喘发作的时间、节律、性质、声音及诱发加重因素和缓解方法。
2、注意观察痰的色、质、量,汗出、缺氧及舌苔、脉象等情况。
3、如果出现张口抬肩,声音嘶哑,咯血,皮肤干枯,脉沉涩等症状,应告知医生,及时处理。
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需要做血常规、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X线检查、胸部CT查等,以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调理
肺病患者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米面等,忌食辛辣刺激、油腻、煎炸食物,戒除烟酒。
饮食建议
1、虚热证宜食富营养、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可服用梨膏糖银耳生梨羹、银耳生地羹等。
2、虚寒证饮食宜温热,可用肉桂、干姜等佐料,可热食党参粥,白术山药粥,以健脾益胃。
饮食禁忌
1、忌食油腻性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乳制品等。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等。
3、忌食煎炸食物,如油条,炸鸡,炸薯片等。
预防措施
本病预防的重点在于积极治疗肺部疾病,防止向肺痿转变。另外,适当锻炼,戒除烟酒,避免吸入有害气体等措施,有利于减少疾病发生和复发。
1、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2、要戒烟,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也可减轻咳嗽的发作。
3、避免过食黏腻肥甘之品,以免助痰生湿,加重病情。
4、改善环境卫生、消灭烟尘等空气污染,避免吸入有害物质,对预防咳嗽有重要意义。
概述
临床分类病因
总述基本病因症状
总述典型症状并发症就医
门诊指征就诊科室就医准备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检查
预计检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其他检查诊断
诊断原则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
治疗原则对症治疗药物治疗相关药品手术治疗其他治疗治疗周期治疗费用预后
一般预后危害性治愈性复发性日常
总述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生活管理病情监测复诊须知饮食
饮食调理饮食建议饮食禁忌预防
预防措施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