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板疼


脚底板一般指的是足底,足底疼痛可发生于扁平足、足底筋膜炎、根骨骨刺等疾患。除了足底疼痛,患者还可有足底发热、足部肿胀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足部畸形的发生。
流行病学
无传染性。
该病暂无权威的发病相关数据。
暂无权威的循证医学表明本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总述
多种疾病可引起足底疼痛的发生,如扁平足、足底溃疡、足底筋膜炎、足跟骨刺等。
基本病因
1、扁平足
扁平足的患者,在足着地时内侧纵足弓消失,足弓的弹性减少或消失,在站立、行走时足弓塌陷,出现疲乏或疼痛。引起扁平足的原因可能为发育异常、过度劳损、肌肉萎缩等。
2、足底溃疡
足底溃疡是指足底出现经久不愈的伤口,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炎、流脓或流水现象。出现足底溃疡时,患者可有足底疼痛。足底溃疡大多数是由系统性疾病造成,这可能与疾病引起的足部供血不足、足部神经功能障碍有关。
3、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因为足底的肌肉受到外力的冲击,或长时间地走路或运动,引起脚掌局部肌肉劳损,导致局部肌腱或筋膜发生的无菌性炎症。患者一般是在靠近脚跟部位或者足弓处有疼痛。
4、足跟骨刺
足跟骨刺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长期慢性劳损、局部退行性改变所致。患者可有患侧足底广泛压痛,以足跟内侧最为明显。
总述
足底疼痛者可能还会有其他的一些表现,根据不同的疾病有所不同,包括足底发热、足部肿胀、足部畸形等。
典型症状
1、扁平足
扁平足的初期患者,在活动或一次较劳累的工作后,可感到足底发热、酸痛与乏力,一般经过一夜的休息,症状便可消失。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出现小腿肌肉强直性痉挛、根部外翻、足部畸形等表现。
2、足底溃疡
早期,患者患足肿胀、疼痛。随着病情发展,出现足皮肤出现红斑,痛觉过敏。到了晚期,患者足部疼痛逐渐消失,但随着患足活动的加大,关节肿胀逐渐加重,甚至正常的足部外形消失。
3、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患者最常见症状是脚跟的疼痛与不适,一般是在靠近脚跟部位或者足弓处有疼痛、肌紧张、肌痉挛等症状,也有部分患者在前脚掌有痛感,严重者可出现运动障碍,走路姿势异常。
4、足跟骨刺
足跟痛是足跟骨刺的主要症状,一般晨起或休息后开始,走动时症状明显。此外,患者还可出现足底压痛、足弓加深、足跟红肿等表现。
并发症
部分扁平足患者病情严重时,可有跗骨关节炎形成。
门诊指征
1、脚底板经常感到疼痛;
2、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患者可到骨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8、您吸烟吗?吸多久了?平均每天吸多少?
9、您喝酒吗?喝多久了?平均每天喝多少?
10、您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手术吗?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足底经常疼痛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想相关的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之后为了明确病因,可能还会建议进行血常规、X线、CT检查、磁共振(MRI)等检查。
体格检查
医生检查患者足部是否有肿胀、溃疡、畸形等异常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根据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增高程度判断是否有细菌感染。
影像学检查
1、X线
X线检查可检查患者足底骨骼问题,判断足部畸形严重程度以及是否有骨刺发生。
2、CT
X线检查不明确诊时,医生可能建议行足部CT检查。
3、磁共振(MRI)
肌筋膜属于软组织,MRI对于软组织有良好的对比度,可以显示软组织病变情况。
其他检查
足印筛查:医生在儿童足底涂布颜料,使其在白纸上留下清晰的有色足印;也有将滑石粉涂在足底,将脚印印在黑板或深色的地面上的。根据足印形状及专业的测量方法可筛查扁平足。
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描述的症状即可明确诊断足底疼痛。若要明确病因,则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来综合判断。
治疗原则
足底疼痛的治疗应根据具体的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主要的治疗措施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扁平足患者应改善工作条件,调整站立工作与休息时间,穿合适的鞋,加用足弓鞋垫,必要时作短期休息,加强体育锻炼等。
药物治疗
1、对于足底溃疡患者,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用红霉素、碘伏等药物。
2、对于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可选用塞来昔布、布洛芬、盐酸乙哌立松等药物。
相关药品
红霉素、碘伏、塞来昔布、布洛芬、盐酸乙哌立松
手术治疗
1、僵硬性扁平足,手法矫正失败者或畸形严重者,可做跟骨内移截骨、距下关节融合或三关节融合等手术。
2、极少数久治不愈的患者可以手术治疗。超声引导下的小针刀或者射频治疗等对于肌肉筋膜的松解治疗效果良好,也可选择开放手术切除病变组织。
3、对于有骨刺形成的患者,若保守治疗无效,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切除骨刺。
其他治疗
对于扁平足患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使用手法矫正畸形。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一般预后
本症的预后跟发生本症的疾病有直接关系。总体来说,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
危害性
如不去除病因,患者足底的疼痛会持续存在,甚至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行走。
治愈性
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多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总述
进行手术的患者,在术后应注意休息,保护患肢;日常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避免长久站立;恢复一段时间后,应遵医嘱按时复查。
术后护理
1、术后卧床休息。
2、患肢抬高,有助于血液回流。
3、在医生指导下适度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生活管理
1、生活有规律,注意休息,避免熬夜,睡硬板床,不宜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
2、坚持功能锻炼,注意动静结合,注意要循序渐进,避免强行活动。
3、生活和工作中注意劳动姿势,不可过度负重,注意避免久站。
4、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寒冷的环境中。
5、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穿鞋要宽松,鞋底要有弹性、柔软,女性尽量不穿高跟鞋。
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饮食营养均衡,宜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
2、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3、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可以选择瘦肉、鱼类等,食用时注意充分烹饪。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预防措施
1、不穿不符合足部生理的鞋。
2、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不要过于劳累。
3、控制体重。身体过于肥胖者,应注意减肥,控制体重,以减轻肌肉负担。
4、注意安全,避免外伤。
5、经常进行适度的锻炼。体育锻炼前应先做热身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在进行专业训练或强度较大运动后,还需放松足部肌肉。
概述
病因
总述基本病因症状
总述典型症状并发症就医
门诊指征就诊科室就医准备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检查
预计检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其他检查诊断
诊断原则治疗
治疗原则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相关药品手术治疗其他治疗治疗周期治疗费用预后
一般预后危害性治愈性日常
总述术后护理生活管理复诊须知饮食
饮食调理饮食建议饮食禁忌预防
预防措施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