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福平


利福平,西药名。用于各种结核病的初治与复治,包括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利福平。
性状
(1)滴眼用利福平:暗红色至橙红色的片,缓冲液为无色澄明的液体。(2)利福平片:糖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橙红色或暗红色。(3)利福平胶囊:胶囊剂,内含鲜红色或暗红色的结晶性粉末。(4)注射用利福平:暗红色疏松块状物和粉末。
适应症
滴眼用利福平:
用于沙眼、结膜炎、角膜炎等。
利福平胶囊/利福平片:
1、本品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各种结核病的初治与复治,包括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
2、本品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麻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
3、本品与万古霉素(静脉)可联合用于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利福平与红霉素联合方案可用于军团菌属严重感染。
4、用于无症状脑膜炎奈瑟菌带菌者,以消除鼻咽部脑膜炎奈瑟菌;但不适用于脑膜炎奈瑟菌感染的治疗。
注射用利福平:
1、不能耐受口服治疗时,本品作为利福平口服制剂的替代。与其它抗结核药联合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结核病,包括初治、进展期的、慢性的及耐药病例。
2、其他感染:本品与其它抗生素联合用于治疗军团菌属及重症葡萄球菌感染。
用法用量
滴眼用利福平:
滴眼。一次1-2滴,一日4-6次。将滴丸放入缓冲液中,振摇,使完全溶解后滴眼。
利福平胶囊/利福平片:
1、抗结核治疗:成人,口服,一日0.45g-0.60g,空腹顿服,每日不超过1.2g;1个月以上小儿每日按体重10-20mg/kg,空腹顿服,每日量不超过0.6g。
2、脑膜炎奈瑟菌带菌者:成人5mg/kg,每12小时1次,连续2日;1个月以上小儿每日10mg/kg,每12小时1次,连服4次。
3、老年患者,口服,按每日10mg/kg,空腹顿服。
注射用利福平:
1、用法:本品仅供静脉滴注,须即配即用。输液配制方法:将10ml注射用水加入利福平管制注射剂瓶中,振摇待利福平完全溶解之后,加入500毫升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中,输液应在2-3小时内完成。
2、用量:
(1)结核病:
成人:一次10mg/kg,一日一次,一日剂量不超过0.6g。
儿童:一次10-20mg/kg,一日一次,一日剂量不超过0.6g。
(2)其他感染:军团病或重症葡萄球菌感染。
成人剂量:建议一日剂量为0.6g-1.2g,分2-4次给药。
规格
滴眼用利福平:(1)每片含利福平5mg,缓冲液10ml。(2)每片含利福平10mg,缓冲液10ml。利福平片:0.15g。
利福平胶囊:(1)0.15g;(2)0.3g。注射用利福平:0.45g。
贮藏方法
密封,在凉暗干燥处保存(避光并不超过20℃)。
有效期
执行标准
(1)滴眼用利福平: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2)利福平片: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3)利福平胶囊: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4)注射用利福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YBH21962006。
不良反应
1、消化系统:可出现烧心、上腹不适、厌食、呕吐、恶心、腹泻、胃肠胀气、黄疸。
肝脏:本药有肝毒性,多发生在与其他结核药联合使用时,表现为ALT升高、肝肿大,严重时出现黄疸。
2、血液系统:高剂量间歇治疗时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但合理的每日督导治疗则很少发生这种情况。停药后血小板减少及紫癜可恢复。偶有暂时性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和血红蛋白降低的报道。
3、中枢神经系统:有出现头痛、发热、嗜睡、疲劳、头昏、共济失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疼痛、全身麻木等的报道。偶有肌病和精神错乱的报道。
4、内分泌系统:可引起月经紊乱。偶有引起肾上腺机能不全的报道。
5、肾脏:可引起BUN和血尿酸升高。偶有溶血、血红蛋白尿、血尿、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和肾功不全。这些通常考虑为高度的过敏反应所致,一 般多在间歇治疗或者故意、偶然中断每日治疗后的重新用药后出现。当中止用药或者开始合理用药后,这些症状可恢复。
6、皮肤:皮肤反应一般轻微且为自限性,包括皮肤发红、瘙痒伴或不伴随皮疹的出现。严重的皮肤反应多由过敏反应引起,但并不常见。
7、过敏反应:偶有瘙痒、荨麻疹、皮疹、多形红斑、毒性表皮坏死松解、脉管炎。
8、其他:面部及四肢浮肿。间歇治疗还可引起流感样症状,呼吸短促,血压降低,休克。
禁忌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3、胆道阻塞患者禁用。
4、3个月以内孕妇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饮酒可致利福平性肝毒性发生率增加,并增加利福平的代谢,需调整利福平剂量,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肝毒性出现。
2、对氨基水杨酸盐可影响本品的吸收,导致其血药浓度减低;如必须联合应用时,两者服用间隔至少6小时。
3、本品与异烟肼合用肝毒性发生危险增加,尤其是原有肝功能损害者和异烟肼快乙酰化患者。
4、利福平与乙硫异烟胺合用可加重其不良反应。
5、氯苯酚嗪可减少利福平的吸收,达峰时间延迟且半衰期延长。
6、利福平与咪康唑或酮康唑合用,可使后两者血药浓度减低,故本品不宜与咪唑类合用。
7、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抗凝药、氨茶碱、茶碱、氯霉素、氯贝丁酯、环胞素、维拉帕米、妥卡尼、普罗帕酮、甲氧苄啶、香豆素或茚满二酮衍生物、口服降血糖药、促皮质素、氨苯砜、洋地黄苷类、丙吡胺、奎尼丁等与利福平合用时,由于后者诱导肝微粒体酶活性,可使上述药物的药效减弱,因此除地高辛和氨苯砜外,在用利福平前和疗程中上述药物需调整剂量。本品与香豆素或茚满二酮类合用时应每日或定期测定凝血酶原时间,据以调整剂量。
8、本品可促进雌激素的代谢或减少其肠肝循环,降低口服避孕药的作用,导致月经不规则,月经间期出血和计划外妊娠。所以,患者服用本品时,应改用其他避孕方法。
9、本品可诱导肝微粒体酶,增加抗肿瘤药达卡巴嗪、环磷酰胺的代谢,形成烷化代谢物,促使白细胞减低,因此需调整剂量。
10、本品与地西泮合用可增加后者的消除,使其血药浓度减低,故需调整剂量。
11、本品可增加苯妥因在肝脏中的代谢,故两者合用时应测定苯妥因血药浓度并调整用量。
12、本品可增加左旋甲状腺素在肝脏中的降解,因此两者合用时左旋甲状腺素剂量应增加。
13、本品亦可增加美沙酮、美西律在肝脏中的代谢,引起美沙酮撤药症状和美西律血药浓度减低,故合用时后两者需调整剂量。
14、丙磺舒可与本品竞争被肝细胞的摄人,使本品血药浓度增高并产生毒性反应。但该作用不稳定,故通常不宜加用丙磺舒以增高本品的血药浓度。
注意事项
1、酒精中毒、肝功能损害者慎用。婴儿、3个月以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2、对诊断的干扰:可引起直接抗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阳性;干扰血清叶酸浓度测定和血清维生素B12浓度测定结果;可使磺溴酞钠试验滞留出现假阳性;可干扰利用分光光度计或颜色改变而进行的各项尿液分析试验的结果;可使血液尿素氮、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胆红素及血清尿酸浓度测定结果增高。
3、利福平可致肝功能不全,在原有肝病患者或本品与其他肝毒性药物同服时有伴发黄疸死亡病例的报道,因此原有肝病患者,仅在有明确指征情况下方可慎用,治疗开始前、治疗中严密观察肝功能变化,肝损害一旦出现,立即停药。
4、高胆红素血症系肝细胞性和胆汁潴留的混合型,轻症患者用药中自行消退,重者需停药观察。血胆红素升高也可能是利福平与胆红素竞争排泄的结果。治疗初期2~3个月应严密监测肝功能变化。
5、单用利福平治疗结核病或其他细菌性感染时病原菌可迅速产生耐药性,因此本品必须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可能需持续6个月~2年,甚至数年。
6、利福平可能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并导致齿龈出血和感染、伤口愈合延迟等。此时应避免拔牙等手术、并注意口腔卫生、刷牙及剔牙均需慎重,直至血象恢复正常。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周围血象。
7、利福平应于餐前l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清晨空腹一次服用吸收最好,因进食影响本品吸收。
8、肝功能减退的患者常需减少剂量,每日剂量≤8mg/kg。
9、肾功能减退者不需减量。在肾小球滤过率减低或无尿患者中利福平的血药浓度无显著改变。
10、服药后尿、唾液、汗液等排泄物均可显橘红色。
1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利福平可透过胎盘,动物实验曾引起畸胎。人类虽尚无致畸报道,但目前无足够资料表明可在妊娠期安全应用。3个月以内孕妇禁用。3个月以下孕妇慎用。
(2)利福平可由乳汁排泄,哺乳期妇女用药应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
12、儿童用药:本品在5岁以下小儿应用的安全性尚未确立。婴儿慎用。
13、老年用药:老年患者肝功能有所减退,用药量应酌减。
14、药物过量:
(1)逾量的表现:精神迟钝;眼周或面部水肿;全身瘙痒;红人综合征(皮肤粘膜及巩膜呈红色或橙色)。有原发肝病,酗酒者或同服其他肝毒性药物者可能引起死亡。
(2)处理:①停药。②洗胃,因患者往往出现恶心、呕吐,不宜再催吐;洗胃后给予活性炭糊,以吸收胃肠道内残余的利福平;有严重恶心呕吐者给予镇吐药。③静脉输液并给予利尿剂,促进药物的排泄。④对症和支持疗法。
药代动力学
利福平片/利福平胶囊:
1、利福平口服吸收良好,服药后1.5-4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成人一次口服600mg后血药峰浓度(Cmax)为7-9mg/L,6个月至5岁小儿一次口服10mg/kg,血药峰浓度(Cmax)为11mg/L。本品在大部分组织和体液中分布良好,包括脑脊液,当脑膜有炎症时脑脊液内药物浓度增加;在唾液中亦可达有效治疗浓度;本品可穿过胎盘。表观分布容积(Vd)为1.6L/kg。蛋白结合率为80%-91%。进食后服药可使药物的吸收减少30%,该药的血消除半衰期(t1/2b)为3-5小时,多次给药后有所缩短,为2-3小时。本品在肝脏中可被自身诱导微粒体氧化酶的作用而迅速去乙酰化,成为具有抗菌活性的代谢物去乙酰利福平,水解后形成无活性的代谢物由尿排出。
2、本品主要经胆和肠道排泄,可进入肠肝循环,但其去乙酰活性代谢物则无肠肝循环。60%-65%的给药量经粪便排出,6%-15%的药物以原形、15%为活性代谢物经尿排出,7%则以无活性的3-甲酰衍生物排出。亦可经乳汁排出。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中本品无积聚;由于自身诱导肝微粒体氧化酶的作用,在服用利福平的6-10天后其排泄率增加;用高剂量后由于胆道排泄达到饱和,本品的排泄可能延缓。利福平不能经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清除。
注射用利福平:
据文献资料:健康男性志愿者静脉滴注300或600mg利福平,血峰浓度分别为9.0±3.0和17.5±5.0μg/ml,血浆清除率分别为0.19±0.06和0.14±0.03L/hr/kg,稳态分布容积分别为0.66±0.14和0.64±0.11L/kg,口服利福平血浆半衰期约为3小时,静脉滴注300或600mg利福平后,其血浆浓度在给药后8小时和12小时仍能检测到。静脉滴注600mg利福平,其血浆浓度并未较300mg给药成比例上升,而是较理论值上升30%,显示高剂量给药清除减慢,连续静脉滴注利福平600mg,血浆浓度从第1天给药后8小时的5.81±3.38μg/ml下降至第7天给药后8小时的2.6±1.88μg/ml。利福平在体内分布广泛,在许多器官和体液(包括脑脊液)都达到有效的浓度水平。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0%。未结合部分自由地扩散入组织。利福平主要在肝脏代谢,在胆汁中排泄,随之进入肠肝循环,经脱乙酰化生成25-去乙酰利福平,该主要代谢物仍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经脱乙酰化后,小肠的重吸收减少,便于利福平的排泄。约30%的药物经尿排泄,其中一半为原药。
药理作用
1、利福平为利福霉素类半合成广谱抗菌药,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均有抗菌活性。该药对结核分枝杆菌和部分非结核分枝杆菌(包括麻风分枝杆菌等)在宿主细胞内外均有明显的杀菌作用。利福平对需氧革兰阳性菌具良好抗菌作用,包括葡萄球菌产酶株及甲氧西林耐药株、肺炎链球菌、其他链球菌属、肠球菌属、李斯特菌属、炭疽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白喉杆菌、厌氧球菌等。对需氧革兰阴性菌如脑膜炎奈瑟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球菌亦具高度抗菌活性。利福平对军团菌属作用亦良好,对沙眼衣原体、性病淋巴肉芽肿及鹦鹉热等病原体均具抑制作用。
2、细菌对利福霉素类抗生素有交叉耐药。利福平与依赖DNA的RNA多聚酶的β亚单位牢固结合,抑制细菌RNA的合成,防止该酶与DNA连接,从而阻断RNA转录过程,使DNA和蛋白的合成停止。
临床应用及指南
1、张晓琦通过进行利福平治疗菌阳性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得出结论利福平运用于菌阳性老年肺结核中效果明显,促进炎症反应消退,提高生活质量,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27):39-42.)
2、刘杰通过进行静脉注射利福平治疗老年肺结核的疗效研究,得出结论静脉注射利福平可提高老年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提高临床疗效。([J].医学信息,2019,32(18):142-143.)
3、陈怀忠通过进行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在肺结核治疗中的药效比较及安全性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对肺结核治疗中利福喷丁与利福平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利福喷丁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6):236.)
鉴别
1、取本品约10mg,加甲醇10ml溶解后,取1ml,用磷酸盐缓冲液(pH7.0)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0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在237nm、254nm、334nm和473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96nm、394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
2、取本品与利福平对照品各适量,分别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另取利福平对照品和利福喷丁对照品各适量,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利福平10mg和利福喷丁10mg的混合溶液,作为系统适用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浓氨溶液(8:2:0.2)为展开剂,展开,晾干,日光下检视。系统适用性溶液所显利福平和利福喷丁斑点应完全分离。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应与对照品溶液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一致。
3、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4、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198图)或对照品(Ⅰ或Ⅲ晶型)图谱一致(通则0402)。
以上(2)、(3)两项可选做一项。
检查
1、结晶性:取本品少许,依法检查(通则0981),应符合规定。
2、酸度: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约含10mg的混悬液,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4.0-6.5。
3、有关物质:临用新制或存放于2-8℃条件下6小时内使用。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少量乙腈(约10mg加1ml乙腈)溶解后,再用乙腈水(1:1)定量稀释制成每1m中约含1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利福平对照品适量,加少量乙腈(约10mg加1ml乙腈)溶解后,再用乙腈-水(1:1)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精密量取对照溶液适量,用乙腈水(1:1)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5μg的溶液,作为灵敏度溶液;另精密称取醌式利福平对照品、N氧化利福平对照品、3-甲酰利福霉素SV对照品各适量,分别加乙腈适量(约10mg加1ml乙腈)溶解后,再用乙腈水(1:1)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各约含10μg的溶液,分别作为杂质对照品溶液(1)、(2)、(3)。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取灵敏度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主成分色谱峰峰高的信噪比应大于10;再精密量取对照溶液、杂质对照品溶液(1)、(2)、(3)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4倍。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醌式利福平、N-氧化利福平、3甲酰利福霉素S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分别不得过1.5%、0.5%、0.5%;其他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1.0%),其他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3倍(3.0%)。
4、干燥失量: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0%(通则0831)。
5、炽灼残渣:取本品1g,依法检查(通则0841),遗留残渣不得过0.1%。
6、重金属: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査(通则0821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辛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乙腈-0.07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0mol/L枸橼酸溶液(30:30:36: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取利福平对照品、醌式利福平对照品、N-氧化利福平对照品和利福霉素SV对照品各适量,加乙腈适量(约10mg加1ml乙腈)溶解后,再用乙腈-水(1:1)稀释制成每1ml中各约含0.04mg的混合溶液[醌式利福平与N氧化利福平在此溶液中产生的杂质A(即醌式利福平后相邻的杂质)],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醌式利福平峰与杂质A峰、利福平峰与利福霉素SV峰之间的分离度均应符合要求。
2、测定法:临用新制或存放于2-8℃条件下6小时内使用。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腈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mg的溶液;精密量取适量,用乙腈-水(1:1)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1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利福平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既得。
3、按干燥品计算,含利福平(C43H58N4O12)应为97.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