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酶A


辅酶A,西药名。常用剂型为注射剂。为营养支持药。用于白细胞减少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功能性低热的辅助治疗。
成分
本品的主要成份为辅酶A。
性状
注射用辅酶A:白色或类白色的冻干块或粉状物,易溶于水或生理盐水。
适应症
本品用于白细胞减少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功能性低热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注射用辅酶A:
1、静脉滴注。一次50-200单位,一日50-400单位,临用前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溶解后静脉滴注。
2、肌内注射。一次50-200单位,一日50-400单位,临用前用氯化钠注射液2ml溶解后注射。
规格
注射用辅酶A:50单位;100单位。
贮藏方法
密封,遮光,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
有效期
执行标准
注射用辅酶A:卫生部药品标准二部第六册(生化药品第一分册)。
不良反应
根据病例报告,极少数患者使用本品后,偶见寒战、发热、呕吐、皮肤过敏(瘙痒)等症状,但不能肯定为辅酶A引起。
禁忌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禁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与三磷酸腺苷、细胞色素C等合用,效果更好。
注意事项
运动员慎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儿童用药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老人用药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物过量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理作用
体内乙酰化反应的辅酶,参与体内乙酰化反应,对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三羧酸循环、肝糖原积存、乙酰胆碱合成、降低胆固醇量、调节血脂含量及合成甾体物质等,均与本品有密切关系。
临床应用及指南
1、唐祯,徐兰等,通过对注射用辅酶A、三磷酸腺苷二钠及肌苷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得出结论在室温条件下,注射用辅酶A、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及肌苷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溶液应于4h内使用完。(中国药师,2017,20(01):184-186.)
2、张昊天,赵艳秋等,通过对注射用辅酶A效价测定研究,得出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与辅酶A测定试剂盒法要优于磷酸转乙酰化酶法。实现了室温条件下稳定测定多批注射用辅酶A,改良后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作为辅酶A效价测定的裁定方法,试剂盒法可以作为快速筛查与检验的方法。(黑龙江医药,2014,27(01):119-123.)
3、王强,拜钱通过研究注射用辅酶A对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L-8与C-反应蛋白及转铁蛋白的影响,得出结论注射用辅酶A在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对IL-8、C-反应蛋白、转铁蛋白影响明显,对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5):3575-3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