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痘坑

推荐理由
医美原则
对于痘坑来讲,特别是各类型的中重度痘坑,是由于胶原蛋白丢失以及皮肤弹性纤维断裂,造成真皮永久性塌陷所导致。因此,常规的药物和护肤品改善效果往往不理想。目前,很多医美手段在中重度痘坑的治疗中取得较为肯定的疗效,并且安全性较高。此外,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联合药物、手术等方法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超人气方法
剥脱性点阵激光主要包括CO2点阵(10600nm)激光和铒点阵(2940nm)激光。剥脱性点阵激光的治疗原理是以点阵式光热分解作用为理论,即通过局部微热损伤效应,激发一连串的皮肤重建反应,从而达到紧肤、嫩肤、去除色斑、改善瘢痕的效果。剥脱性点阵激光对于中重度痘坑治疗安全有效,我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版已将其作为中重度痘坑的首选治疗方案。另外,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痘坑的类型及严重程度,联合其他有效手段,进一步治疗效果。需要强调的是,与其他激光相比,剥脱性点阵激光的创伤较大,治疗后会有大概1周的结痂期,因此,治疗后应注意术后护理,包括抗炎、保湿修复、预防感染以及严格防晒等。
非剥脱性点阵激光是一组1400nm~1600nm波长的激光,主要包括1550nm、1540nm铒激光或1440nm掺铒光纤激光等。与剥脱性点阵激光不同的是,非剥脱性点阵激光不会产生气化区,具有术后无结痂期,表面无破坏,恢复快等特点。由于非剥脱性点阵激光无局部热损伤效应,不会产生气化区,理论上认为其缺乏真正的创面愈合反应,治疗效果不如剥脱性点阵激光。但在临床中,非剥脱性点阵激光的实际效果与剥脱性点阵激光相当,两者都是治疗痘坑的有效手段。
微等离子体是空气中的氮气被射频能量激发形成的等离子态,有定点和滑动两种点阵模式。微等离子体的治疗原理与剥脱性点阵激光基本相同,但微等离子体的作用深度相对浅一些,故术后色素沉着发生风险更低。可是,PLASMA治疗后的疼痛感较为明显。对于厢车型和滚轮型的痘坑,PLASMA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但对于冰锥型痘坑治疗效果不佳,需联合其他治疗。
又称为微针滚轮,是传统的微针疗法,这种方法通过使用细小的针头刺穿皮肤,造成表皮和真皮的小通道损伤,从而刺激胶原再生,最终改善痘坑。微针疗法属于微创治疗,对皮肤损伤较小,副作用较少,价格低廉。此外,微针治疗还可为药物治疗创造微损伤通道,从而增加药物吸收,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但是,普通微针无激光的热损伤效应,通常见效时间较长。
又称为黄金微针,是射频和微针技术的强强联合。在微针技术的基础上,利用智能系统对针刺进行精确控制,结合射频的微热损伤作用,具有损伤更小、准确性及安全性高以及效果显著等特点。但是,射频微针一般费用较高,术后当天应避免沾水,术后一周应避免使用含特殊功能的刺激性护肤品。
是一种新的治疗痘坑的方法。通过从供体部位进行抽脂,然后将脂肪移植,填充到痘坑中。目前认为,脂肪填充适用于重度痘坑的治疗,且疗效较好。本方法由于使用自体移植,故不会发生排斥反应、过敏反应,并且术后感染少。但部分脂肪有可能被吸收,从而影响存活率,故如何提高脂肪移植存活率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避坑指南
误区描述:少数使用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者,会在治疗后出现暂时性的痘坑加深现象,被形象地称为“激光坑”。从而,很多人在接受激光治疗前,也会担心出现治疗后痘坑变大的情况。实际上,这种激光坑是一种治疗的正常现象,为一过性的痘坑加深,绝大多数患者可在1~2个月后自然恢复。
正确处理:少数出现激光坑者,多可在1~2个月后自然恢复,必要时还可联合其他疗法进行治疗,促进恢复。无需过于担心。
误区描述:不少痘坑患者,认为剥脱性点阵激光是目前治疗痘坑的“金标准”。于是,便前往美容机构只认准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结果往往达不到预期。这是因为,大部分人的痘坑问题是不同类型夹杂存在的,故使用单一疗法效果不如个体化综合治疗,比如皮下粘连较重的痘坑,应在点阵激光前,先进行皮下分离术;冰锥型痘坑,可在激光治疗前,先进行果酸换肤、环钻技术等,或者联合PRP疗法等,提高治疗效果。
正确处理: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剥脱性点阵激光联合皮下分离术、果酸换肤、PRP等其他疗法,可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术后不良反应。
误区描述:很多痘坑患者,如果去美容机构治疗的话,多半会选择或被推荐光子嫩肤治疗。但实际上,光子嫩肤对于痘坑的治疗效果仍不明确,部分研究表明,光子嫩肤对于成熟的痘坑治疗效果非常有限,仅能用于未成熟痘坑的治疗(伴有红斑的那种)。
正确处理:建议将光子嫩肤作为成熟痘坑的补充疗法,联合激光、微针、填充、药物等其他疗法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推荐理由
手术原则
手术主要包括皮下分离术、环钻切除术和环钻抬高术,虽然手术已逐渐被激光等手段所取代,很少单独作为痘坑的一线治疗,但对于一些较大的痘坑,医生仍会联合外科手术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超人气方法
又称皮下无切口手术,是将一根针刺入瘢痕组织皮下平面,通过针头的前后、扇形运动,来切断瘢痕的纤维组织,从而松解瘢痕粘连,达到治疗目的。通常来讲,皮下分离术适用于较深、较明显的滚轮型痘坑,并且与点阵激光、化学剥脱等其他方法联合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环钻切除术是利用环钻活检工具将瘢痕移除,剩余部位缝合或二期愈合。环钻切除术通常适用于冰锥型痘坑或宽度小于3mm的窄厢车型痘坑。本方法一般需要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
环钻抬高术是指瘢痕被向下冲压到皮下组织,然后将环钻后的瘢痕抬高至略高于周围皮肤的位置缝合或者用皮肤闭合材料(比如免缝胶)带固定。环钻提高术一般适用于宽度大于3mm的厢车型痘坑,并常与环钻切除术及皮肤移植等联合应用。
避坑指南
误区描述:冰锥型作为最难治疗的痘坑类型,有些人会去尝试使用皮肤磨削术治疗。但实际上,皮肤磨削术仅适用于滚轮型和浅厢车型,对冰锥型和深厢车型痘坑瘢痕无效。而且磨皮依赖于操作者,安全性不佳,不良反应较多。因此,皮肤磨削术已在很大程度上被激光治疗所取代。
正确处理:冰锥型痘坑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推荐理由
用药原则
早期、表浅痘坑可尝试药物治疗。同时,药物治疗还可用于激光治疗后的辅助治疗,用于淡化色斑,对肌肤重建具有积极作用。
超人气方法
对于早期、表浅的痘坑,可外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能够促进皮肤细胞再生,促进痘坑修复。此外,对于中重度痘坑激光治疗后,也可使用本品,可改善上皮再生功能,缩短修复周期,防治感染,对肌肤重建具有积极作用。
本药是以积雪草总苷为主的中成药,具有促进创伤愈合之功效,常用于皮肤溃疡、瘢痕疙瘩及硬皮病的治疗。传统医学认为痘坑是由于热度内盛,瘀血内阻所致,故可采取积雪草外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现代医学认为积雪草总苷具有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故对痘坑可起到改善作用。目前,本品已成为痘坑常用的外用药物之一。
果酸换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皮肤美容方法,可用于治疗轻中度痘坑。其治疗原理为通过一些有机弱酸破坏陈旧的浅层皮肤,从而促进皮肤的再生,使皮肤变的光滑细腻,改善皮肤表面纹理,达到“换肤”的目的。化学换肤根据皮肤损伤深度可分为浅层换肤、中层换肤和深层换肤,临床上最常使用浅层换肤,常用的药物为甘醇酸和水杨酸。
PRP是指富血小板血浆注射疗法,是利用患者血液中的高度浓缩血小板进行治疗。PRP中含有全套的人体生长因子,可促进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再生。目前,PRP适用于厢车型和滚轮型痘坑,但对冰锥型痘坑效果有限。
避坑指南
误区描述:中深层换肤虽然对深厢车型痘坑疗效更强,但是换肤的深度越深,不良反应也会越大,我国痤疮瘢痕专家共识中便指出,中深层在深肤色人群中更容易出现炎症后色素沉着,故应慎重选择。
正确处理:对于痘坑的治疗,我国很少采用中深层换肤,如有必要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慎重选择,切不可盲目进行高浓度的中深层换肤。
误区描述:由于担心手术的创伤、医美手段昂贵的费用等问题,因此,单纯使用外用药物修复痘坑成为了很多人的美好愿望。但实际上,外用药物通常只对早期、表浅痘坑有治疗效果,痘坑一旦进入瘢痕期,单独药物治疗是很难实现修复的。
正确处理:在痘坑形成的早期,可以尝试使用药物进行抗炎修复。一旦形成永久性瘢痕,药物修复效果十分有限,治疗上应采取以激光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药物可作为补充治疗手段。
推荐理由
饮食原则
痘坑的形成与痤疮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于是,尽管护肤方法及各类护肤品对于修复痘坑效果有限,但科学护肤可以有效预防痘痘的发生并改善痘痘的严重程度,从而避免痘坑的形成、加重。
超人气方法
痘坑患者应注意日常面部清洁,尽管清洁对于痘坑无明显修复作用,但有效清洁可以预防和改善痤疮,从而避免痘坑的发生及加重。通常来讲,建议选择非刺激性、非致敏性、不含致痤疮成分的清洁产品,比如氨基酸洗面奶、非离子表活系洗面奶以及液体皮肤清洁剂。同时,注意清洁频率,早晚各清洗一次即可,避免过度清洁。
补水保湿虽然无法彻底修复痘坑,但是肌肤保湿后,可以变得更加细润、饱满、白皙,这样从外观上看上去就有了痘坑变浅的视觉效果。而且,通过适当保湿,还可打造水油平衡,避免痘痘再发。
不注意防晒的话,有可能使痘坑进一步加重。因此,痘坑患者应做好日常防晒,建议首选遮阳伞、防晒服、墨镜、遮阳帽等硬防晒措施。如果硬防晒不方便时,可适当选用清爽的防晒霜进行防晒,比如无油脂或纯物理防晒霜。
避坑指南
误区描述:关于芦荟胶有效修复痘坑的流言,多年来一直在痘坑患者之间流传。但实际上,芦荟胶主要的作用是帮助肌肤保湿、镇静舒缓,并不具有修复痘坑的作用。
正确处理:对于水油不平衡者,可适当使用芦荟胶进行保湿,可一定程度上预防痘痘的发生,但不应将芦荟胶用于痘坑的治疗。
误区描述:既然痘坑是由于局部胶原蛋白丢失所导致,那么使用胶原蛋白类护肤品一定可以有效修复痘坑,这是不少痘坑患者自然而然的想法。但遗憾的是,任何胶原蛋白类护肤品,都无法为真皮组织补充胶原蛋白,故是没有任何治疗效果的。
正确处理: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局部胶原蛋白注射疗法才是治疗痘坑的有效方法。
误区描述:不少痘坑患者认为,使用磨砂类护肤品,可以对痘坑起到打磨、刺激作用,从而修复痘坑。实际上,这种做法既粗暴又危险。首先,我们要了解,长痘痘已经造成皮肤屏障受损,这时如果再使用磨砂类产品,很可能导致局部炎症进一步恶化,使面部皮肤变得更加敏感,痘痘更易暴发,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正确处理:痘痘及痘坑患者,应避免使用磨砂类护肤品,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温和、无刺激的护肤产品。
推荐理由
饮食原则
饮食的目的在于预防痤疮。饮食虽然无法修复痘坑,但是通过饮食调理,可以预防和改善痤疮,避免痘坑进一步加重。
超人气方法
目前发现,高糖、高脂、辛辣刺激以及奶制品尤其是脱脂牛奶的摄入,均会导致痤疮的发生及加重。因此,想要祛痘坑者,首先应避免上述饮食,从而切断痘坑的来源。同时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及蔬菜,对祛痘、祛痘坑都有一定的帮助。
避坑指南
误区描述:不少人认为,一旦长痘痘就不能吃鱼了,否则会使痘痘加重,更容易形成痘坑。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观念,目前多项研究表明,痤疮患者多吃一些鱼肉可以预防中重度痤疮的发生,从而减少痘坑形成几率。
正确处理:痘痘患者是可以适量吃鱼的,但应注意吃鱼的烹饪方式,尽量以清蒸、水煮等方式,避免油炸、油煎,同时,要注意保持口味清淡,少吃麻辣烤鱼、麻辣水煮鱼等。
误区描述:很多患者在痘痘消退只剩痘坑后,便开始暴饮暴食,烧烤、海鲜、麻辣火锅变得肆无忌惮。虽然饮食调理对于修复痘坑作用有限,但是,不良的饮食仍有可能使痘痘再发。另外,在痘坑激光、手术治疗后,更需要注意饮食,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正确处理:痘坑患者平时应遵循痤疮的饮食原则,避免高糖、高脂、辛辣刺激以及奶制品尤其是脱脂牛奶的摄入,术后更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管理。
推荐理由
饮食原则
痤疮及痘坑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关系密切,比如自行扣挤痘痘很可能使轻度痤疮加重,炎症波及真皮,从而形成痘坑。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采取适当的行为干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均有助于痤疮的预防、缓解及康复。
超人气方法
睡眠被誉为养生之首,公认熬夜、睡眠不足与痘痘的发病关系密切。另一方面,如果痘坑患者经常熬夜,很容易导致痤疮再发,局部炎症加重,进一步使痘坑加深。因此,想要祛痘坑者,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8小时),最好是在晚上11点之前入睡,避免熬夜。
痘坑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必须配合身心调养,梳理情绪,进行心理减压,才能够使机体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稳定,从而消除不良情绪对皮肤的负面影响,才能收获满意的祛痘坑效果。通常来讲,想要保持好心情的话,我们可以从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保持好奇心、学会倾诉、听音乐、深呼吸、尝试熏香以及帮助他人等做起。
运动虽然对修复痘坑帮助不大,但是,适当运动对于肌肤健康及减轻痤疮是很有帮助的。因此,每天进行20~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可有效改善体内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加快皮肤新陈代谢,从而避免新的痘坑形成。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参加室外运动,一定要记得做好防晒。
避坑指南
误区描述:很多患者觉得痘坑只是一种常见的瘢痕,可以不用治疗,也没必要进行行为干预。其实,痘坑是痤疮的严重后遗症,本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美观,更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社会交往能力,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患者,更容易因容貌受损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自卑等,甚至出现低效型社交,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正确处理:痘坑患者更应注重行为干预,通过自我调节、情绪管理、心理疏导等方式,不仅可促进疾病恢复,还对生活中各个方面(比如睡眠、人际关系、心理健康以及个人社会功能的实现等)都具有积极影响。
推荐理由
保健品摘要
首先需要明确,药物修复痘坑的效果都十分有限,故服用保健品是无法修复痘坑的。但是,一部分保健品确实可以对痤疮起到一定防治作用,从而预防痘坑的早期形成。
超人气方法
该类保健产品通常含有一定的锌以及B族维生素,对于锌缺乏导致反复爆痘者而言,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从而达到早期预防痘坑形成的目的。但对于非锌缺乏所致者,效果不佳。
芦荟胶囊对于轻度痤疮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以起到消炎、杀菌、收敛疮口、清热解毒等功效。因此,痘痘患者可以适当服用芦荟胶囊,从而避免痤疮进一步加重,导致痘坑的形成。
避坑指南
误区描述:胶原蛋白粉、胶原蛋白口服液等保健品,就能为皮肤补充胶原蛋白,从而修复痘坑,这是不少痘坑患者的错误观念。实际上,口服胶原蛋白后,机体会将胶原蛋白分解为氨基酸,然后根据机体活动所需重新合成为各种类型的蛋白质。因此,口服胶原蛋白的皮肤利用率微乎其微,对痘坑几乎没有治疗作用。
正确处理:通过胶原蛋白注射,或者联合微针、激光后外敷胶原蛋白贴膜,才能起到真正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