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元散

歌诀
方歌1:扶元散中用八珍,芪山姜枣菖茯神;气血双补益肝脾,小儿五软此方胜。
方歌2:扶元参术山归芍,茯苓神地菖蒲草;人身若比诸花木,培养才得万千娆。
方歌3:五软扶元散堪尝,参术茯苓熟地黄;茯神黄芪山药草,归芍川芎及石菖。
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方义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
1.《医宗金鉴》:“五软,五软禀赋不足证,头项手足口肉肌;地黄丸与扶元散,全在后天调养宜。注:五软者,谓头项软、手软、足软、口软、肌肉软是也。头软者,项软无力也;手足软者,四肢无力也;肉软者,皮宽不长肌肉也;口软者,唇薄无力也。此五者,皆因禀受不足,气血不充,故骨脉不强,筋肉痿弱。治宜补气为主,先以补肾地黄丸补其先天精气;再以扶元散补其后天羸弱。渐次调理,而五软自强矣。”
方论选录:
1.《简明方剂辞典》:“扶元散,《医宗金鉴》治小儿五软方。人参、白术(土炒)、茯苓、熟地黄、茯神、黄芪(蜜炙)、炒山药、炙甘草、当归、白芍药、川芎、石菖蒲。加姜,枣,水煎服。按:此为八珍汤加味方。”
2.《医宗金鉴精选》:“五软。五软禀赋不足证,头项手足口肉肌,地黄丸与扶元散,全在后天调养宜。注:五软者,谓头项软、手软、足软、口软、肌肉软是也。头软者,项软无力也;手足软者,四肢无力也;肉软者,皮宽不长肌肉也;口软者,唇薄无力也。此五者,皆因禀受不足,气血不充,故骨脉不强,筋肉痿弱,治宜补气为主,先以补肾地黄丸补其先天精气;再以扶元散补其后天羸弱。渐次调理,而五软自强矣。”
概述
歌诀
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方义
重要文献摘要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