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一加减正气散

一加减正气散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吴智兵
本词条由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吴智兵 主任医师 审核
一加减正气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卷二。具有芳香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主治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
一加减正气散
《温病条辨》卷二
祛湿剂
芳香化湿,理气和中。
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

歌诀

一加正气藿苓陈。曲杏麦芽腹朴茵。升降失司便不爽,脘连腹胀服之泯。

组成

藿香梗二钱(6g),厚朴二钱(6g),杏仁二钱(6g),茯苓皮二钱(6g),广皮一钱(3g),神曲一钱五分(4.5g),麦芽一钱五分(4.5g),绵茵陈二钱(6g),大腹皮一钱(3g)。

用法用量

水五杯(1000ml),煮二杯(400ml),再服。

功用

芳香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

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

方义

本方证虽属三焦湿郁,但以中焦为病变重心。湿邪夹食滞郁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司,气机不畅,故脘腹胀满,便下不爽,当以升降中焦为治法。方中藿香梗芳香化湿,又兼有理气之功,为君药;厚朴、陈皮、茯苓皮、大腹皮化湿散满,为臣药;杏仁利肺与大肠之气,神曲、麦芽升降脾胃之气,消食导滞,绵茵陈化湿宣郁,共为佐药。诸药合用,为苦辛微寒之法,使湿浊去,气机畅通,食滞消化,则脾胃升降自然复常。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方论

正气散本苦辛温兼甘法,今加减之,乃苦辛微寒法也。去原方之紫苏、白芷无须发表也;去甘、桔,此证以中焦为扼要,不必提上焦也;只以藿香化浊,厚朴、广皮、茯苓、大腹泻湿满;加杏仁利肺与大肠之气,神曲、麦芽升降脾胃之气,茵陈宣湿郁而动生发之气,藿香但用梗,取其走中道不走外也;茯苓但用皮,以诸皮皆凉,泻湿热独胜也。

目录
  • 概述

  • 基本信息

    名称
    出处
    分类
    功用
    主治
  • 歌诀

  • 组成

  • 用法用量

  • 功用

  • 主治

  • 方义

  • 重要文献摘要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