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干性坏疽和湿性坏疽的区别

曹建春
曹建春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周围血管科   知名专家
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干性坏疽和湿性坏疽的区别如下:

一、好发部位不同。

  • 1、干性坏疽大多数见于四肢末端。
  • 2、湿性坏疽发生在肢体或者与外界相通的脏器,比如肠道、子宫、肺等,常见的湿性坏疽有肠坏疽、肺坏疽,以及产后坏疽性子宫内膜炎。

二、病因和症状不同。

  • 1、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脉管炎等疾病时,因动脉血流受阻而疾病早期静脉回流通畅,所以,坏死组织的水分含量减少,再加上体表水分不断蒸发,就会使病变部位干燥、皱缩、萎缩,呈黑褐色或者暗褐色,与周围组织之间形成比较明显的分界线。
  • 2、由于动脉闭塞、静脉回流受阻,坏死组织的水分就比较多,适合腐败菌生长,从而导致局部肿胀。根据感染的腐败菌不同,局部病变可呈暗红色、蓝绿色或者乌黑色。腐败菌可以分解组织蛋白,产生吲哚、粪臭素,就会出现恶臭气味。由于病变发展比较快,炎症迅速扩散,坏死组织和健康组织之间有时看不到明显的分界线。而且,由于组织坏死腐败所产生的毒性产物和细菌毒素被吸收以后,患者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甚至会引发感染中毒性休克,导致死亡。此外,部分糖尿病足患者以神经病变为主,其血液供应比较充分,但局部肿胀比较严重,就可能会形成脓肿、脓腔,导致肢体远端发红、肿胀、灼热。

三、严重程度不同。

  • 1、由于干性坏疽的坏死组织比较干燥,其所继发的细菌感染要比湿性坏疽继发的细菌感染轻。
  • 2、湿性坏疽不仅会对局部组织器官造成严重损伤,还会对全身的各个脏器造成严重损伤,比如肝肾功能、心脑血管系统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发布时间:2023-11-30 06:51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