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造影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血管有创检查,一般采取平卧位进行检查,如患者左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可以应用Seldinger技术,从患者右侧下肢经皮股动脉穿刺置针,在导丝的引导下,置管到达病变部位,先进行髂总动脉造影,再进行髂外、髂内动脉造影。
根据不同的血流速度、血管口径,采用不同的用量和注射速度,可以有效提高显影效果。髂总动脉造影的对比剂(造影剂)用量,一般根据情况应用5~20ml/次,注射流速一般控制在12~15ml/s。髂外动脉造影的对比剂用量,一般根据情况应用15~18ml/次,注射流速一般控制在10~12ml/s。
当造影的拍摄速度每秒2~5帧时,可以显示持续的血管造影。当延迟造影的拍摄速度时,可以显示微血管病变。通常情况下,下肢动脉造影呈现的是一个动态过程,同时也可以显示局部的血管结构和血流速度。下肢动脉造影的穿刺部位也可以选择肱动脉、桡动脉,或者其他部位的血管。
临床上,造影完毕拔出导管、导丝、血管鞘,局部压迫止血后,可以进行加压包扎,同时患者也需要卧床休息一段时间,从而防止穿刺点出血。下肢动脉造影检查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对于诊断下肢血管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如果怀疑存在下肢动脉病变,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