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什么是胆汁淤积性肝病

郭朋
郭朋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肝病科   主任
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胆汁淤积性肝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生成、分泌和排泄障碍,不能主动经毛细胆管排至肠腔,在肝内淤积,反流入血,进而引起一系列器质性损害、代谢失调和功能紊乱的肝胆系统疾病。通常胆汁淤积包括胆红素、胆汁酸盐及其他成分分泌和排泄障碍。

1、病因。引起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病因有很多,如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

2、症状。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症状较为复杂,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皮肤瘙痒、尿色深黄色或浓茶色、粪便颜色变浅等;长期的胆汁淤积还可能会有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的表现,如大便恶臭、脂肪泻、夜盲、骨质疏松、骨折、骨痛、睾丸萎缩、出血倾向等。

3、体征。黄疸是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最突出的体征,通常表现为巩膜以及皮肤的黄染。

发布时间:2025-02-14 23:35
内容
审核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