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自闭症和自闭症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疾病定义、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与转归等方面。
一、疾病定义。
- 1、自闭症是指一种精神系统失调引起的发育性障碍,通常表现为沟通能力弱化和面目表情交流等非语言行为的丧失。
- 2、假性自闭症是指儿童在长时间被保护的情况下,无法承担外界压力而引发的心理障碍,表现出自闭症状。
二、发病原因。
- 1、自闭症的形成原因是先天性的,其中,家族遗传、基因突变很可能在发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部分患者可存在大脑的器质性病变,造成终生的智力低下。
- 2、假性自闭症主要是由于各种后天因素(比如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等)所导致,患者通常无脑部器质性病变,通过积极医疗干预,患者完全可以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与自闭症存在本质性的区别。
三、临床表现。
- 1、自闭症往往病情较重,会有多个方面的行为异常和精神异常,涉及面广,症状严重,几乎没有与人的交流互动。
- 2、假性自闭症的临床表现相对较轻,可能只是某单一层面存在异常,比如不爱说话,或者人前比较胆小,但语言能力和智力是正常的,在亲人或者自己喜欢的朋友面前,还是会有一定的交流能力。
四、治疗与转归。
- 1、自闭症的治疗难度较大,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患者长期预后较差。
- 2、假性自闭症经过及时治疗,可以预防患者转变为真正的自闭症,从而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
值得强调的是,假性自闭症如不及时治疗,很可能进展为自闭症,故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寻求精神心理科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