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即指人体自身的防御抗病能力,免疫力下降时会容易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等,严重时还会诱发许多疾病。
1,营养补充:免疫力低下常见于新生儿以及长期营养不良的的患者,主要是由于人体内多肽缺乏导致了胸腺和淋巴组织缩小,使免疫细胞受到影响,从而出现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低下通常应先从饮食方面给予适量的调整。合理均衡丰富的饮食能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例如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锌的食物,比如说肉、蛋、奶、海鲜等,有助于免疫功能的恢复,提升人体的免疫力。
2,生活管理:长时间的熬夜、不良的情绪刺激以及吸烟饮酒等,都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低下。此类患者需尽量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持生活作息规律,才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首先,患者要保证自己拥有足够的睡眠,不要熬夜,尽量早睡早起;其次,保持心情舒畅也很重要,乐观的情绪对提高免疫力有很大的帮助;此外,患者还要戒烟戒酒,烟酒是导致免疫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同时,患者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加强身体锻炼,如慢跑、散步、游泳以及爬楼梯等均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3,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的药物有复可托、匹多莫德、玉屏风散颗粒、童康片、槐杞黄颗粒、黄芪颗粒等,需要注意的是此类药物仅适用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普通患者需要到专业的医院就诊检查后,根据医生的指导应用,不可自己随意用药。
另外,还有一种严重的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艾滋病,该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经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传播。目前艾滋病感染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的抑制病毒复制,重建或维持患者的免疫功能。常用的药物包括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抑制、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融合抑制剂以及CCR5抑制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