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即胃肠道黏膜发生的急性炎症损伤,患者可有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
治疗急性肠胃炎的药物有:
1,胃黏膜保护剂:该类药物可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增加胃黏膜抵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常用的如硫糖铝、蒙脱石等。同时患者需要注意硫糖铝应在餐前1小时空腹服用,并且避免与抗酸药及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合用。
2,止泻药:腹泻是常见症状,洛哌丁胺止泻作用快、强、持久,不良反应较少。
3,止吐药:有呕吐症状的患者可给予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药物来缓解症状。
4,吸附剂:药用炭等吸附药可以吸附肠道内的液体、毒物等而发挥止泻和阻止毒物吸收的作用。
5,抗生素:抗生素的选择应谨遵医生安排,不可自行滥用抗生素,以免延误病情。急性胃肠炎常用的抗生素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6,益生菌:益生菌可调节胃肠道的菌群,不仅对人体健康有益,还可缓解患者腹泻症状,尤其是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胃肠炎腹泻患者有显著疗效。常用的有双歧杆菌等。
急性胃肠炎患者严重时可发生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此时应注意补液和纠正酸碱失衡。急性胃肠炎和不洁饮食有很大关系,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洁卫生,发病期间应以流质饮食为主,少食多餐,待症状缓解后可以进食少渣半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少渣软饭。饮食应无刺激、少纤维,如大米粥、瘦肉米粥、蛋花粥、面片汤、蒸蛋羹等。另外可补充适量蛋白质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如煮熟的瘦肉或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