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浙江、江苏。传统医学认为,石菖蒲味辛、苦,性温,归心、胃经,具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的作用,用于治疗神昏癫痫、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脘痞不饥、噤口下痢(患有痢疾的同时,出现食欲不振或入口即吐的症状)。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石菖蒲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具有开窍醒神、化湿、豁痰、辟秽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痰湿秽浊蒙蔽清窍导致的神志昏乱。
石菖蒲入心经,具有开心窍、益心智、安心神、聪耳明目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健忘、失眠、耳鸣、耳聋等症状。
石菖蒲辛温芳香,归胃经,能够化湿浊、醒脾胃、消胀满。因此,可用于治疗湿浊中阻导致的脘痞胀痛,或湿浊热毒蕴结肠中导致的噤口痢。
1、石菖蒲具有镇静、抗惊厥等作用,可运用于镇静安神类中成药中,如醒脑再造胶囊、安脑牛黄片、羚珠散、珍黄安宫片、镇惊散、神犀丹。
2、石菖蒲具有改善学习记忆、抗疲劳、抗脑损伤、镇静等作用,可以运用于养心安神类中成药中,如乌麦益智合剂、宁心益智口服液、宁神定志丸、养心丸、益肾安神口服液、天王补心液。
3、石菖蒲具有调节胃肠运动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部不适,常见的中成药有复方陈香胃片、仙鹤胶囊。
石菖蒲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具有开窍醒神、化湿、豁痰、辟秽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引起的神志昏乱。
石菖蒲辛温芳香,归胃经,能够化湿浊、醒脾胃、消胀满。因此,可用于治疗湿浊中阻引起的脘痞胀痛,或湿浊热毒蕴结肠中引起的噤口痢。
石菖蒲入心经,具有开心窍、益心智、安心神、聪耳明目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健忘、失眠、耳鸣、耳聋等症状。
临床常用剂量为3-10g,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不同,具体用量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本品。
石菖蒲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药,对于需要中药治疗的患者,首先应在正规中医医院就诊,经专业中医辨证后开具中药处方。购药时应注意甄别药材供应商,推荐选择华润三九等大型医药企业,这类企业能够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从源头把控药材质量,确保所售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品质与疗效。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20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2:1094-1096.
审核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