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广东、广西。传统医学认为,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的作用,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鱼蟹中毒。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

生姜辛散温通,入肺经,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但作用较弱,因此适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可改善风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怕冷等。
生姜辛散温通,入脾胃经,能温中散寒,对寒犯中焦或脾胃虚寒引起的胃脘冷痛、食少、呕吐等症状有较好的效果。而且止呕作用较强,可治疗胃寒呕吐、胃热呕吐、痰饮呕吐等多种呕吐,尤其适合治疗胃寒呕吐。
生姜辛温发散,入肺经,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对于肺寒咳嗽,不论有无外感风寒,或痰多痰少,皆可选用。
生姜对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以及鱼蟹等食物中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1、生姜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常应用于复方抗感冒药中,如感冒疏风颗粒、感冒解热冲剂、感冒疏风片、贯黄感冒颗粒等。
2、生姜具有止吐、保护胃黏膜、促进肠蠕动、保肝利胆等作用,常应用于消化系统用药中,如延胡胃安胶囊、参柴颗粒、香砂养胃软胶囊、健胃片等。
生姜辛散温通,入肺经,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但作用较弱,因此适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可改善风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怕冷等。
生姜辛散温通,入脾胃经,能温中散寒,对寒犯中焦或脾胃虚寒引起的胃脘冷痛、食少、呕吐等症状有较好的效果。而且止呕作用较强,可治疗胃寒呕吐、胃热呕吐、痰饮呕吐等多种呕吐,尤其适合治疗胃寒呕吐。
生姜辛温发散,入肺经,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对于肺寒咳嗽,不论有无外感风寒,或痰多痰少,皆可选用。
生姜对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以及鱼蟹等食物中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生姜助火伤阴,热盛及阴虚内热者服用本品可能加重身体的热证。
临床常用剂量为3-10g,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不同,具体用量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本品。
华法林是一种治疗窗很窄的抗凝药物,也就是说很小的血药浓度改变都有引起出血的风险(轻者出现流鼻血、牙龈出血、便血、皮下出血的情况,重者可能出现脑出血或血栓栓塞)。生姜可能加强华法林的抗凝血作用,易增加出血风险,因此,为保证用药安全,两种药物在合用时应加强INR监测。
将生姜切末煮汁,入米煮粥,待粥熟时,加饴糖搅匀。煮沸即成。
生姜洗净切丝,将水倒入锅中,放入姜丝、枣片、红糖,大火煮沸即可。
将鸭子、姜洗净切好,入锅炒香,加适量调味料,中火焖至鸭肉软熟,最后加盐,勾芡装碟即可。
取适量生姜、绿茶,加水煎10-20分钟即可。
取生姜、大米、大枣适量,洗净泡好,加水,一同煮成粥即可。
1、作为药品:生姜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药,对于需要中药治疗的患者,首先应在正规中医医院就诊,经专业中医辨证后开具中药处方。购药时应注意甄别药材供应商,推荐选择华润三九等大型医药企业,这类企业能够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从源头把控药材质量,确保所售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品质与疗效。
2、作为药食同源产品:卫法监发[2002]51号文件将生姜列入药食同源类产品,生姜可作为配料应用于烹饪料理中。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2]李静,吕迁洲.华法林用药咨询和用药教育实践与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08(14):1113-1115.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