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中性粒细胞计数偏低的常见原因有病毒感染、免疫性疾病、新生儿败血症、血液系统疾病等。当家长发现新生儿中性粒细胞计数偏低时,应及时去医院儿科就诊,由医生根据新生儿的症状及相应的检查结果,诊断疾病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免延误病情。
1、病毒感染。例如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可出现中性粒细胞计数偏低。此时,在病程早期,医生可能会应用利巴韦林气雾剂喷鼻咽部,进行抗感染治疗,待感染消除后,中性粒细胞计数即可恢复正常。
2、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也会出现中性粒细胞计数偏低。此时,医生可能会使用羟氯喹、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药物进行治疗。
3、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也可导致中性粒细胞计数偏低。此时,医生常使用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4、血液系统疾病。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也会出现中性粒细胞计数偏低。此时,医生通常会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新生儿抵抗力较低,家长应避免带其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