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头面、胸背等部位出现红斑性皮疹,表面附着油腻性鳞屑或痂皮,伴有瘙痒。
治疗脂溢性皮炎的药物主要包括:
1,抗组胺药:瘙痒剧烈时可应用抗组胺药,以止痒镇静。
2,维生素:患者可补充维生素B6、维生素B2、复合维生素B。
3,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真菌感染或皮损泛发时可用。
4,抗生素:细菌感染时可给予抗生素,常用药物有四环素或红霉素。
5,糖皮质激素:范围较大、炎症明显,甚至有红皮病倾向且无禁忌症时,可短期内用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6,外用药物:治疗原则是去脂、消炎、杀菌、止痒。常用的药物是含抗真菌药的混合制剂,如复方咪唑霜和复方益康唑霜。中至重度或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明显者,可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吡美莫司乳膏或他克莫司软膏。少量渗出、糜烂部位可使用氧化锌油或糊剂、1%金霉素或0.2%呋喃西林软膏,头部皮损可使用含酮康唑的香波洗头。
除了药物治疗外,脂溢性皮炎患者在平时应注意生活规律、睡眠充足、调节饮食,限制多脂及多糖饮食,忌饮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并做好皮肤的护理,避免过度清洁和摩擦,少用热水和碱性大的肥皂洗浴,使用温和润肤乳,加强控油与保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