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因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通过伊蚊传播。临床表现为发热、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皮疹、出血等。
治疗登革热的药物主要包括:
1,降温治疗:高热时宜先用物理降温,慎用退热药物。高热不退及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2,止血治疗: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卡巴克洛(安络血)、酚磺乙胺(止血敏)、维生素C及K等一般止血药物;出血量大时,可输新鲜全血或血小板;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冰盐水或去甲肾上腺素,静脉给予奥美拉唑。
3,降低颅内压:脑型病例应及早使用20%甘露醇静脉注入脱水,同时静滴地塞米松,呼吸中枢受抑制者应及时使用人工呼吸器。
除药物治疗,登革热患者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防蚊隔离至完全退热。出汗多,呕吐或腹泻者,应及时口服补液,非必要时不滥用静脉补液,以避免诱发脑水肿。重型病例应加强护理,注意口腔和皮肤清洁,保持大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