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即注射药物)后皮肤红肿发痒有硬块,可能是由于操作不当、药物吸收不佳、药物过敏、继发感染等原因所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通过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1、操作不当。如果在注射药物时操作不当,可能会损伤血管,引起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肿,进而导致局部皮肤红肿发痒有硬块。这类患者可以先进行冰敷,促进血管收缩,避免继续出血,然后再通过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使血肿被身体吸收,从而缓解症状。
2、药物吸收不佳。如果在注射药物后,药物不能被身体完全吸收,也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红肿发痒有硬块。这类患者可以进行热敷,促进药物吸收,从而缓解症状。
3、药物过敏。如果患者对注射的药物过敏,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进而导致局部皮肤红肿发痒有硬块。这类患者可以通过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
4、继发感染。如果注射药物后过早洗澡或者进行剧烈运动,可能会造成注射部位接触洗澡水或者汗水,引起细菌感染,进而导致局部皮肤红肿发痒有硬块。这类患者可以先用碘伏对局部皮肤进行消毒,然后涂抹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软膏,必要时还可以口服头孢曲松钠、克林霉素磷酸酯片等抗生素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