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眼皮眼角肿,可能是由于麦粒肿、霰粒肿、粟丘疹、接触性睑皮炎等原因所引起的,临床上,针对不同的原因,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麦粒肿。
- 1、病因分析:麦粒肿是一种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变。当上眼皮眼角附近存在麦粒肿时,局部有硬结,并有急性炎症的红、肿、热、痛等典型症状,可出现上眼皮眼角肿。
- 2、治疗方法:部分麦粒肿患者不需要用药治疗,大约1~2周内可自行消失;如果症状持续未见好转,则需要采用抗生素治疗和手术切开排脓,常用抗生素有妥布霉素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金霉素眼膏等。
二、霰粒肿。
- 1、病因分析:霰粒肿是睑板腺的特发性慢性非化脓性炎症。当上眼皮存在霰粒肿时,眼睑皮下有圆形小肿块,肿块附近可有轻度炎症表现,比如红肿、触痛,可出现上眼皮眼角肿。
- 2、治疗方法:囊肿小、症状较轻的患者,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可自行吸收或通过局部热敷促进其吸收;囊肿较大者,除了热敷,还可能需要向囊肿内注射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如果长时间不能消退,应进行霰粒肿切除术。
三、粟丘疹。
- 1、病因分析:粟丘疹是由表皮或毛囊、汗腺等皮肤附属器导管上皮角质物潴留形成的微小囊肿。当存在粟丘疹时,局部可见黄白色、坚实的小丘疹,如果出现在上眼皮眼角附近,则见上眼皮眼角小的肿物。
- 2、治疗方法:粟丘疹通常不需要治疗,如果有美观需要时,应由专业的医生消毒后再用针挑破。
四、接触性睑皮炎。
- 1、病因分析:本病常由于局部涂抹眼药膏或者接触眼部化妆品、染发剂等引起。患者可有眼睑发痒、红肿、刺痛等症状。
- 2、治疗方法:接触性皮炎需要寻找病因,迅速脱离接触物。临床上主要采用外用药物治疗,患者可遵医嘱外用3%硼酸溶液,可遵医嘱外用四环素可的松眼膏、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等;如果病情严重,可口服氯雷他定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抗组胺制剂。
综上,引起上眼皮眼角肿的原因较多,建议患者至正规医院的眼科或皮肤科就诊,查明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