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过敏很痒,可能是由于接触性皮炎、湿疹、药物性皮炎、丘疹性荨麻疹等过敏性皮肤病所引起的。临床上,对于过敏性皮肤病,总体的治疗原则是一致的,但不同类型及严重程度者的治疗不尽相同。
一、接触性皮炎。
- 1、原因分析:手足部在接触了接触式过敏原后,通常会在第二次接触后的24~48小时内,引起迟发型变态反应,表现为手足接触部位的红斑、水肿、丘疹,皮损范围与接触物大体一致,严重者,可形成水疱、糜烂、渗出。常见的手足部位接触式过敏原包括金属饰品、天然橡胶、化妆品、洗洁精、生肉、塑料凉鞋、儿童塑料玩具等。
- 2、治疗措施:需积极明确并脱离过敏原,合理使用防护手套、防护靴、防护霜等;急性期渗出较多时,可使用硼酸溶液湿敷;皮损干燥后,可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进行治疗,酌情使用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严重者,可考虑采取光化学疗法。
二、湿疹。
- 1、原因分析:也是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之一,相较于接触性皮炎,湿疹患者的病因更为复杂,例如花粉、螨虫、动物皮屑等吸入性过敏原,以及海鲜、牛奶、鸡蛋、羊肉、酒精、咖啡等食入性过敏原,都可引起手足湿疹,另外,手足湿疹还可能与遗传、精神状态、机体免疫状态等多种内源性因素有关。急性期患者可在手足对称出现红斑、丘疹,严重者可形成水疱、糜烂,常自觉剧烈瘙痒;亚急性期渗出减少;慢性期可出现皮肤增厚、粗糙、苔藓样变等。
- 2、治疗措施:需积极寻找并去除可能的诱因及病因,包括脱离过敏原、注意皮肤保护、去除感染病灶、避免情绪波动、积极治疗原发病等。同时,轻中度患者,可外用地奈德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制剂,或外用他克莫司软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进行治疗;病情严重者,可酌情口服阿维A胶囊、醋酸泼尼松片等,或尝试光化学疗法。
三、药物性皮炎。
- 1、原因分析:又称为药疹,患者可能在使用药物治疗其他疾病时,由于药物过敏而引起手足部皮肤过敏反应。常见的致敏药物包括抗生素类(比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镇静催眠类(比如苯巴比妥)、抗肿瘤类(比如顺铂、卡培他滨)等。病情较轻者,可能仅有手足皮肤瘙痒、红肿等皮肤受损表现;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甚至出现昏迷、休克。
- 2、治疗措施:首先应立即停用可疑的致敏药物,病情较轻者,给予炉甘石洗剂、氯雷他定片、维生素C片等进行对症处理,皮损多可消退;病情较重者,可能需要采取激素冲击治疗,加强营养支持,积极防治过敏性休克。
四、丘疹性荨麻疹。
- 1、原因分析:又称为虫咬皮炎,为夏季的高发病,本病为蚊虫等昆虫叮咬后,引起的局部皮肤迟发反应。因此,夏季外出时,手足等外露部位很容易遭到蚊虫叮咬,从而出现手足部风团样丘疹,常伴明显瘙痒。
- 2、治疗措施:以对症和抗过敏治疗为主,常用药物有复方薄荷脑软膏、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盐酸西替利嗪片等。同时,应注意灭蚊防虫,例如使用灭蚊灯、蚊香、蚊帐等,以防止蚊虫叮咬;要烫洗内衣、床单等,以消灭跳蚤、螨虫等。
五、其他。
- 包括光敏性皮炎、过敏性荨麻疹等,也可引起手足部位的过敏瘙痒表现。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出现手足瘙痒、红斑、丘疹、水疱等典型过敏表现时,应积极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完善专科查体、皮肤点刺试验、斑贴试验等检查,以尽可能查明原因,脱离过敏原,并进行对症治疗、抗过敏治疗,必要时可采取脱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