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牙齿长长了怎么办

刘云松
刘云松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口腔修复科   主任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牙齿长长了,需要针对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包括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牙体磨除、复位固定等。临床上,牙齿长长主要是由于牙周炎、对颌牙缺失、急性根尖周炎、牙外伤等因素所致。

一、牙周炎。

  • 1、病因分析:该病又称破坏性牙周病,是由于牙菌斑中的细菌侵犯牙周组织而引起的慢性炎症。如果患有牙周炎,则在细菌所产生的毒素作用下,会出现牙槽骨吸收、牙龈退缩的现象,进而导致牙根暴露,从而显得患牙长得比较长。此外,患者还可出现牙龈红肿、质地松软、牙齿松动等症状。
  • 2、治疗措施:对于这种情况,患者需要进行专业系统的治疗,以控制牙周炎症,防止牙槽骨吸收和牙龈退缩加重,进而防止牙根进一步暴露。患者可以通过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来清除牙菌斑和结石;还可遵医嘱口服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消灭致病菌;病情严重者,可行牙龈翻瓣术。

二、对颌牙缺失。

  • 1、病因分析:正常情况下,上下颌牙齿之间存在着相互交错的咬合关系,如果其中一颗牙齿缺失,则其对合的牙齿会因为缺少这颗牙齿的咬合关系而逐渐长长。虽然长长的过程比较缓慢,但一般会持续生长,最后甚至会出现咬到对侧牙龈的情况。
  • 2、治疗措施:对于这种情况,若牙齿只是轻微长长,可以通过磨牙的方式,磨除长长牙齿的部分牙体组织,从而使牙齿的长度恢复至正常;若牙齿长长的情况比较严重,已经占据了对颌牙的缺牙间隙,则需要将长长的牙齿进行根管治疗,并磨短牙齿,之后进行牙冠修复,以恢复牙齿的正常形态。在上述治疗完成以后,在缺失的牙齿间隙,可以进行活动义齿修复、固定义齿修复或者种植义齿,以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避免牙齿再次长长。

三、急性根尖周炎。

  • 1、病因分析:该病是指发生于牙根尖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常为牙髓病的继发病。如果患有急性根尖周炎,则由于炎症刺激,会使得根尖周部充血、水肿,并有大量的炎性分泌物渗出,这样会导致牙齿有浮出感,患者在上下颌咬合时可自觉牙齿变长。此外,患者可出现牙齿疼痛、牙龈肿胀,甚至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 2、治疗措施:对于这种情况,医生会进行开髓引流,使得炎性物质从根管引流出来;若已经出现化脓,脓液到达骨膜下或黏膜下,则需在患牙根尖脓肿明显处切开,引流排脓;若炎症扩散、红肿热痛症状十分明显,患者可遵医嘱配合服用抗生素(如甲硝唑片、头孢克肟片等)、止痛药(如布洛芬片等),以缓解症状。经过上述治疗症状缓解后,可行根管治疗术,以彻底清除根管内感染物,严密充填根管。

四、牙外伤。

  • 1、病因分析:牙齿在受到较大的外力作用后,比如打架外伤、运动摔伤等,可能会导致牙齿出现牙周膜震荡、牙齿不完全脱位等现象。其中,牙周膜震荡的患者,可自觉患牙伸长不适,并有轻微松动或者叩诊不适;牙齿不完全脱位的患者,由于牙齿从牙槽窝脱离,所以牙齿较周围其他牙齿伸长,并可伴有牙齿疼痛、牙齿松动等症状。
  • 2、治疗措施:对于这种情况,医生会针对患者的病情,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果是牙周膜震荡,要尽量避免使用患牙咀嚼,必要时降低咬合并固定松动牙;之后,患者要遵医嘱定期复查,有牙髓坏死发生时,要及早进行牙髓治疗。如果是牙齿不完全脱位,需要对患牙进行复位、固定;之后,患者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如果发现牙髓有炎症或者坏死,需及时进行牙髓治疗。

牙齿长长通常是一种异常的现象,当患者发现自身有这种症状时,建议尽早前往正规医院口腔科就诊,通过口腔视诊、口腔探诊、X线检查等明确病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口腔卫生,早晚按时刷牙,饭后漱口,及时清除口腔残渣,同时尽量减少外力作用对牙齿带来的伤害,这些措施可以降低罹患口腔疾病的风险,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牙齿长长现象的发生。

发布时间:2024-03-22 18:37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