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玻璃体后脱离,指的是玻璃体与视网膜内界膜发生分离的情况,此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年龄因素、高度近视、眼外伤等原因所导致的;临床上,玻璃体后脱离一般无法治好,因为目前并没有可以处理玻璃体后脱离的有效手段,医生只能通过激光消融术、玻璃体切割术等方式来控制患者的病情。
1、年龄因素:人眼中的玻璃体在4岁左右便开始出现液化的迹象,即凝胶状的玻璃体会逐渐脱水收缩。随着玻璃体液化的进展,部分玻璃体会发生萎缩和凹陷,当玻璃体进一步液化后,玻璃体后皮质会从视网膜内表面分离,从而导致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事实上,绝大多数的玻璃体后脱离都是一种年龄性改变。
2、高度近视:高度近视指的是近视度数在600度及以上的屈光不正状态,此种状态通常会导致患者的眼轴增长,进而使玻璃体腔容积增大,并加速玻璃体液化的发展,从而容易引起玻璃体后脱离,此种患者可能出现飞蚊症、眼干涩等症状。
3、眼外伤:当眼部出现外伤后,可能导致玻璃体发生震动,进而与视网膜内界膜发生分离,此种患者可能出现眼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玻璃体后脱离无法彻底治好,但在临床上的绝大多数病例中,玻璃体后脱离并不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视力改变,建议患者不要过于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