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又称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常可引起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等,一般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药物治疗。
治疗药物主要包括:
1,溶栓药物:脑梗死引起中风患者,可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可尽早恢复血流和改善组织代谢情况,促进功能恢复。
2,抗血小板药物:常用于脑梗死患者,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有助于保持血流顺畅,增加脑部供血,必要时两种药可联合使用。用药时要严格遵循医嘱,不擅自停药或调整药物用量,避免出现不良后果。同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3,神经保护药物:包括胞磷胆碱、神经节苷脂、吡拉西坦等,可提高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以起到保护脑细胞、改善认知障碍的作用。
4,降颅内压药物:脑出血后可引起脑水肿使颅内压增高,有时还可导致脑疝形成。因此在脑出血后常需使用甘露醇、利尿剂等药物治疗,以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5,降压药物:因血压过高会增加再出血风险,因此脑出血患者常需控制血压。通常会根据患者身体素质情况、病情严重程度、有无高血压病史、是否存在颅内高压、出血原因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药方法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乌拉地尔、依那普利等。
6,止血治疗:对脑出血患者,医生会根据情况适当使用止血药物缓解出血情况。如对于严重凝血因子缺乏或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推荐给予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因口服华法林导致脑出血的患者,应立即停用华法林,给予维生素K,可静脉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因应用肝素引起的脑出血,应立即停用肝素,给予鱼精蛋白等。
出现脑卒中后要立刻就医进行治疗,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个体化诊疗方案。除药物治疗,必要时还可采用手术方法进行医治。此外,良好的生活护理对机体的恢复也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如肢体活动受限,需长期卧床患者,家属应定期帮助患者进行翻身、清洁身体,防止褥疮的发生;定期对瘫痪部位进行按摩,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防止肌肉萎缩;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功能恢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