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可能会发生癌变,不过最终是否真正癌变,与疾病发生后是否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有关。
1、不会癌变:若在出现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反酸、嗳气等症状后及时就医,且在胃镜检查中发现黏膜充血水肿、黏液增多、红白相间或点片状出血以及胃黏膜糜烂灶等典型表现,即可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明确诊断后,患者遵医嘱及时进行抗酸、减少胆汁反流、胃黏膜修复等治疗,并定期复查胃镜及病理学检查,即可最大限度降低癌变的可能性。
2、可能会癌变:若在出现上述症状后,患者未及时进行诊断及正规治疗,胃炎可能会发展为萎缩性胃炎,甚至出现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癌变风险逐渐增加。此外,伴有的糜烂灶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发展为胃溃疡,出现餐后上腹痛、呕血及黑便等症状,甚至导致胃穿孔或幽门梗阻。胃溃疡若反复发作,且持续时间较长,也有较大可能发生癌变。
总之,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的病变局限于胃黏膜层和浅层组织,如果能及时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预后一般较好,不会发生癌变。若不重视病情,疾病长期发展,才会发生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