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上火长包怎么快速消除

周冬梅
周冬梅   主任医师   教授   硕士生导师
皮肤科   主任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中医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出现上火长包,不能盲目追求快速消除,而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在中医学中,上火长包最常见于面部,主要由肺经热盛、湿热蕴结、肝火旺盛、痰瘀热结所致,因此需要予以清热、利湿、疏肝、化瘀散结等治疗;在西医学中,发于面部的上火长包,相当于痤疮类疾病,按照皮损严重程度分为4级,常需要根据病情进行药物、物理、手术治疗。

一、中医角度。

  • 1、肺经热盛:多见于年轻人,可由于熬夜、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或感受热邪等原因所致。常表现为红色或淡红色皮疹,伴有皮肤痒痛、口干口渴等症状。这类患者,通常可以在清淡饮食、规律作息后痊愈,也可以在医嘱下以清肺泻火为治法,服用枇杷清肺饮或泻白散治疗。
  • 2、湿热蕴结:多由于经常进食辛辣油腻食物、大量饮酒等原因所致。常表现为明显红肿疼痛的丘疹或脓疱,可伴有腹胀、口臭、大便干结或黏腻、小便短黄等症状。这类患者,需要在医嘱下以清热利湿为治法,服用龙胆泻肝汤、泻黄散等治疗。
  • 3、肝火旺盛:多由于脾气急躁易怒或长期压力过大、情绪不畅、久郁而化热等原因所致。常表现为红色或暗红色丘疹或粉刺或有结节,伴有脾气暴躁或情绪不畅、胸胁部胀痛、经常叹气等,并常因情绪波动、压力过大、月经等原因而加重。这类患者,可以在医嘱下以疏肝泻火为治法,服用龙胆泻肝汤、加味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进行治疗。
  • 4、痰瘀热结:多由于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所致。常表现为暗红色或紫红色结节、脓肿,或伴有疼痛,并可在进食刺激性食物或精神刺激后加重。这类患者,多需要在医嘱下以化瘀散结、清热解毒为治法,服用仙方活命饮进行治疗。

二、西医角度。

  • 1、I级:主要表现为毛囊口被堵塞,表现为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可为散发或多发,为轻度痤疮。这类患者,通常采用局部治疗,可在医嘱下外用维A酸类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粉刺较多者,可以由专科医生在无菌条件下用粉刺针祛除粉刺。
  • 2、II级:主要表现为在I级基础上,出现小而红的炎性丘疹,为轻中度痤疮。这类患者,需在医嘱下联合外用维A酸类及过氧化苯甲酰或克林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必要时联合口服抗生素。
  • 3、III级:主要表现为在炎性丘疹顶端出现脓包,为中度痤疮。这类患者,常常需要联合治疗,口服抗生素联合外用过氧化苯甲酰和(或)维A酸类药物为首选;对于雄激素偏高的女性患者,可以考虑抗雄激素治疗;对于化脓严重者,可以考虑手术切开引流,有利于疾病恢复。
  • 4、IV级:由于感染深入到皮肤深部,形成较硬的结节、囊肿,严重时可形成瘢痕,为重度痤疮。这类患者,需要在医嘱下使用异维A酸治疗;对于炎性丘疹和脓疱较多者,也可先系统应用抗生素联合外用过氧化苯甲酰,待皮损明显改善后再改用口服异维A酸序贯治疗。同时,针对严重感染化脓,可以应用手术切开引流、光动力治疗;对于瘢痕形成者,常需要进行激光治疗。

综上所述,由于上火长包病情复杂,通常难以快速消除,因此建议出现粉刺、丘疹、脓包的患者,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并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进行系统治疗。避免自行处理或听信偏方,以免造成病情延误或恶化,影响疾病恢复。

发布时间:2024-03-22 18:39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