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是一种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呕吐、腹泻、腹痛、腹胀等。
治疗秋季腹泻的药物主要包括:
1,抗菌药:一般不用抗生素,但若伴有明显中毒症状不能用脱水解释者,尤其是对重症患儿、新生儿、小婴儿和衰弱患儿(免疫功能低下)。可酌情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有苯唑西林钠、万古霉素、利福昔明、甲硝唑等。
2,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抑制病原菌定植和侵袭,控制腹泻。常用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酪酸梭状芽胞杆菌、布拉酵母菌等。
3,肠黏膜保护剂:能吸附病原体和毒素,维持肠细胞的吸收和分泌功能,与肠道黏液糖蛋白相互作用,还可增强其屏障功能,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常用药物有蒙脱石粉等。
4,脑啡肽酶抑制剂:消旋卡多曲可以通过加强内源性脑啡肽来抑制肠道水、电解质的分泌,从而起到止泻作用。
5,其他:由于腹泻严重,可能会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必要时需要进行静脉补液,有时还可给予患者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硫酸镁等,以补充钙、镁、锌等微量元素。
秋季腹泻具有自限性,部分患者一段时间后可自行痊愈。此外,由于腹泻时进食和营养吸收减少,因此除药物治疗外,饮食疗法也十分重要。通常需根据病理生理情况、个体消化吸收功能和平时的饮食习惯,制定合适的饮食方案,以满足生理需要,补充疾病消耗,还有助于缩短腹泻后的康复时间。腹泻停止后可逐渐恢复营养丰富的正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