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瘙痒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症状。多见于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阴道炎等疾病。
治疗外阴瘙痒的药物主要包括:
1,类固醇药物:局部应用皮质激素药物可控制瘙痒,常用药物包括0.025%氟轻松软膏、0.01%曲安奈德软膏,涂搽病变部位。长期使用类固醇药物可使局部皮肤萎缩,故当瘙痒症状缓解后,停用高效类固醇药物,改用作用轻微的1%~2%氢化可的松软膏。局部用药前可先用温水、0.1%聚维酮碘液坐浴,使皮肤软化、促进药物吸收、缓解瘙痒症状。
2,免疫抑制剂:可通过刺激皮肤局部的免疫因子产生而发挥作用,缓解瘙痒症状,常用药物有局部炎症细胞因子抑制剂、T细胞选择性抑制剂他克莫司等。
3,抗真菌药物: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可选用克霉唑制剂、咪康唑制剂放置于阴道深部治疗,对未婚妇女及不宜采用局部用药者,可选用口服氟康唑。在治疗前建议做阴道分泌物真菌培养同时行药敏试验,一旦出现肝功能异常等副作用,立即停药,待副作用消失更换其他药物。
4,硝基咪唑类药物:滴虫阴道炎患者,可选择甲硝唑或替硝唑口服治疗。服用甲硝唑者,服药后12~24小时内避免哺乳,服用替硝唑者,服药后3日内避免哺乳。
5,其他药物:对瘙痒症状明显以致精神紧张、失眠者,可口服镇静、安眠和抗过敏药物。
对症状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可用聚焦超声、激光、波姆光、液氮冷冻等局部物理治疗。反复药物、物理治疗无效,出现不典型增生或有恶变可能的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患者,可手术治疗。外阴瘙痒者要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不食辛辣、过敏食物。不用刺激性药物或肥皂清洗外阴,忌穿不透气的化纤内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