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由阴道黏膜渗出物、宫颈管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物混合而成,不同的病理性白带增多常见于不同妇科疾病。
常见的治疗方案如下:
1,滴虫性阴道炎:白带稀薄脓性、泡沫状、有异味,为灰黄色、黄白色呈脓性,还可有外阴瘙痒,间或出现灼热、疼痛、性交痛等症状。常用硝基咪唑类药物治疗,如甲硝唑和替硝唑等,服用甲硝唑者,服药后12~24小时内避免哺乳;服用替硝唑者,服药后3日内避免哺乳,并应避免妊娠期使用。本病可通过性行为传播,因此性伴侣也应同时进行治疗,以防反复感染。
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阴道分泌物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患者还常有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以及尿痛等症状。常采用唑类抗真菌药物治疗,如局部使用咪康唑栓剂、克霉唑栓剂、制霉菌素栓剂等;对未婚妇女及不愿采用局部用药者,可选用口服药物,常用药物为氟康唑等。
3,细菌性阴道炎:白带呈灰白色,均匀一致,稀薄,有鱼腥臭味,可伴随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针对厌氧菌感染可选择甲硝唑、替硝唑等;对于合并有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可以选用克林霉素等。还可使用阴道乳酸杆菌等,用以恢复阴道正常微环境。另外,患者在治疗期间要严禁性生活,且性伴侣最好同时治疗,避免反复感染。
4,萎缩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稀薄,呈淡黄色,感染严重者呈脓血性。还常有外阴灼热感、外阴瘙痒、性交痛等症状。可补充雌激素治疗,有助于增加阴道抵抗力,包括局部涂抹雌三醇软膏,或口服替勃龙等;还可阴道局部应用抗生素,如诺氟沙星制剂,以抑制细菌生长。阴道局部干涩明显者,可应用润滑剂。
5,宫颈炎: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还可有外阴瘙痒或灼热感、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接触性出血等症状。常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阿奇霉素等。必要时还可针对病原体选择相应药物进行治疗,如对单纯淋病奈瑟菌性宫颈炎,常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钠等治疗;对沙眼衣原体感染者,可用多西环素、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等治疗。
在排卵期、月经期前后、怀孕时,白带可有生理性增多表现,通常无需治疗。生理性白带为白色稀糊状或蛋清样,无腥臭味。但当出现白带量多、性状异常时,常提示出现妇科疾病,应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并针对相关疾病治疗。日常注意私处卫生,穿棉质内裤,勤洗澡和换洗内裤,有助于避免妇科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