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咽炎是因胃内容物异常反流入咽喉部引起局部黏膜损伤所致,可有声嘶、咽痛、咳嗽、咽部异物感等症状。
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
1,抑酸药:可以抑制胃酸分泌,从而减少对局部黏膜的损害。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和H2受体拮抗剂。PPI抑酸作用强,疗效确切,药物有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但此类药物长期使用会增加胃肠道细菌感染的风险,并影响患者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吸收,甚至导致患者肝肾功能的损伤;H2受体拮抗剂抑酸能力较PPI弱,但长期使用不良反应少,药物有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
2,促胃肠道动力药:此类药物可通过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增加胃排空速度,从而减少反流情况,常用药物有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甲氧氯普胺等。必要时可与抑酸药物联用。
3,抗酸药:可中和胃酸,减少胃酸对黏膜的刺激,从而缓解局部不适。常用药物有碳酸钙、铝碳酸镁、硫糖铝等。
4,抗抑郁或焦虑药物:对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者,则考虑精神心理因素引起反流的可能,可酌情选择三环类抗抑郁药(如氯米帕明)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等治疗。
5,其他:必要时还可使用B族维生素类药物,有助于缓解局部炎症,促进黏膜修复。
除上述药物治疗外,对于反流严重、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反复发作者,还可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方法治疗。此外日常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也有利于缓解病情,促进疾病康复,如规律作息,不熬夜,避免过度劳累;少食多餐,饮食清淡、营养均衡;少饮浓茶、咖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戒烟酒;餐后保持直立体位并适当活动,以促进消化;避免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