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口腔扁平苔藓吃什么药?

王新知
王新知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口腔修复科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自身免疫相关性的慢性黏膜炎症,多发生于30~50岁的中年人。

治疗的常用药物如下:

1,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常用的局部用药有曲安奈德等,是一种长效皮质类固醇激素,具有抗炎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能抑制细胞免疫,减少炎症反应,可使多数糜烂面缩小或愈合,但不能消除灰白色角化病损,也不能有效控制复发。对于顽固难治的口腔扁平苔藓,可采用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常用的有泼尼松等,可有胃肠道反应、情绪改变、骨质疏松、多尿、失眠等不良反应,需要注意的是,丙型肝炎相关性口腔扁平苔藓应尽量避免全身用药。

2,维A酸类药物:常用的有0.05%维A酸软膏等外用于局部,用于消除口腔扁平苔藓白色角化病损。但对急性大面积或多灶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可慎重考虑采用小剂量、短疗程的口服维A酸方案,长期大量应用维A酸会出现较多毒副反应,轻者如头痛、头晕、口干、脱屑、搔痒;重者可引起肝损害、早搏甚至致畸。

3,免疫抑制剂:常用的有他克莫司软膏等,具有抗炎、抗免疫作用,有助于皮损愈合。

4,免疫调节剂:常用药物有左旋咪唑等,可改善或恢复T淋巴细胞的功能,使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宿主恢复其免疫功能,调节抗体的产生。不良反应有粒细胞缺乏、肝脏损害,长期使用应监测血象及肝功能。

5,中药:常用的有雷公藤,有很强的抗炎作用,抑制体液免疫,对细胞免疫有双向调节作用。

口腔扁平苔藓的病损可发生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可有对称性,颊黏膜最常见。病损由白色丘疹排列网状、树枝状、环状成条纹或斑块等,可伴有基底黏膜充血、糜烂。因口腔扁平苔藓有癌变的可能,故应及早治疗,医生首先会采用龈上洁治术及调(牙合)等方法去除口腔及牙齿的局部不利因素,消除感染性炎症,然后会建议服用上述药物治疗,对于病损局限孤立长期不愈者,会采用氦氖激光照射或红外线照射治疗。患者平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清洁口腔的习惯,需要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还要放松心情,保持愉快的心情,饮食要以清淡为主。

发布时间:2024-09-16 10:39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