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心力衰竭病人如何家庭护理

张健
张健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心力衰竭中心   主任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阜外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心力衰竭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科学作息、适当锻炼、调节情志、保持室内温度相对恒定、调理饮食、坚持治疗、定期随访。

1、科学作息: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不熬夜,保证夜间充足睡眠,坚持每天午休1小时左右。

2、适当锻炼: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卧床休息,但长期卧床容易形成压疮和静脉血栓,且会降低心功能储备力,减弱抗病能力。所以,当心功能好转后,应下床进行适当运动,如慢步走等,但运动时,应掌握一个“度”,这个“度”就是活动时不应感到疲乏、心慌,活动时最高心率不应超过120次/分。

3、调节情志:患者要保持平和心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因为情绪会明显影响心力衰竭的预后,情绪沉闷,精神压力过大,可增加心脏负担;如果过于紧张,甚至还可诱发急性心力衰竭。

4、保持室内温度恒定:室温高于35℃时,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心脏收缩频率和强度增加,负荷加重,心脏病患者易发生心力衰竭;寒冬季节,寒冷刺激会使儿茶酚胺分泌量增加,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和血液黏稠度增加,使心脏负担加重。因此,冬季室温应保持20℃左右,夏季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可用电扇降温,但避免直接吹风。

5、调理饮食:原则为保持低盐、低脂饮食,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2克,并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饮用刺激性饮料,如咖啡、浓茶等;应戒烟、戒酒;应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6、坚持治疗:心力衰竭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要严格按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减药、停药或换药,以免引发严重不良后果。

7、定期随访:当病情稳定时,应每2~3周进行一次专科门诊随访,定期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肾功能等,定期检查药物浓度,如地高辛、血钾、钠、氯浓度等。

8、其他事项:要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时屏气或用力过度。

发布时间:2024-04-01 10:45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