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不通气、流鼻涕多考虑鼻腔或鼻窦出现炎症性病变,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等导致。
常用的治药物包括:
1,鼻用减充血剂:减充血剂具有收缩鼻腔黏膜、减轻鼻塞、改善引流的作用,常用的有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麻黄碱滴鼻液和盐酸奈甲唑啉滴鼻液等。此类药物连续使用应不超过7天,否则易导致药物性鼻炎。
2,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可通过降低鼻黏膜炎性反应程度而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常用药物有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此类药物生物利用度低,全身副作用小,但可有鼻部干燥感、鼻部出血、涕血等局部不良反应。
3,抗组胺药:可以迅速缓解鼻分泌亢进,但对鼻塞的作用较弱。常用的口服药物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鼻用药有左卡巴斯丁鼻喷剂和氮卓斯汀鼻喷剂等。
4,抗胆碱药:如异丙托溴铵喷鼻剂等,可以控制黏液腺体的分泌,改善纤毛的运动作用,从而减少鼻分泌物,达到缓解鼻塞等症状的作用。
5,抗生素:有白细胞升高等感染证据时,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也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如明确厌氧菌感染者,可同时应用替硝唑或甲硝唑等药物。
6,抗病毒药物:存在病毒感染时应进行抗病毒治疗,奥司他韦和利巴韦林有较广的抗病毒谱,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除上述治疗药物外,对花粉、粉尘、动物毛发等过敏者,应远离这些过敏原,避免再次诱发症状;鼻窦炎患者还可进行鼻腔冲洗和上颌窦穿刺冲洗。平时注意休息,多饮水,饮食清淡,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辛辣和过于油腻的食物,戒烟酒,适当加强体育锻炼等,均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