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出血一般是指女性在月经间期或绝经后,发生与正常月经无关的阴道出血症状,常提示出现生殖系统病变。
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案包括:
1,滴虫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稀薄脓性、泡沫状、有异味,分泌物灰黄色、黄白色,呈脓性。可伴随外阴瘙痒,间或出现灼热、疼痛、性交痛等症状。主要治疗药物为硝基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和替硝唑等。而服用甲硝唑者,服药后12~24小时内避免哺乳;服用替硝唑者,服药后3日内避免哺乳,还应避免在妊娠期使用。此外,滴虫性阴道炎主要由性行为传播,因此性伴侣也应同时进行治疗。
2,宫颈炎: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可伴随外阴瘙痒、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接触性出血等症状。妊娠期建议使用头孢菌素及阿奇霉素治疗。对单纯淋病奈瑟菌性宫颈炎者,常用治疗药物有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钠等。而对沙眼衣原体性宫颈炎者,治疗药物主要有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等。
3,子宫肌瘤:常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可伴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或血样脓性排液。治疗常用药物有米非司酮等,可改善阴道流血过多的症状,也可缩小子宫肌瘤体积。但药物只能起到控制肿瘤生长的效果,去掉子宫肌瘤还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4,子宫内膜癌: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阴道排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下腹痛等。治疗常用药物有醋酸甲羟孕酮等孕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子宫内膜癌,也可作为晚期或复发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之一。但长期使用可有水钠潴留或药物性肝炎等副作用,通常在停药后可恢复,有血栓性疾病史者慎用。而对子宫内膜癌的患者,还可根据病情给予化疗、放疗及手术治疗。
当患者出现阴道出血症状时,应尽早去专业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明确导致阴道出血的病因,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己随意更改用量或停用。此外,患者要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意私处卫生,穿棉质内裤,勤洗澡和换洗内裤;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以提高身体抵抗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