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是衡量骨质的一个客观量化指标,骨密度越高,骨质强度越好。当骨密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可出现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
增加骨密度的药物有:
1,补钙剂:钙是影响骨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当钙摄入或吸收不足时,会导致骨密度降低。因此可以在医师指导下适当补充一些钙剂,如碳酸钙、硫酸钙、葡萄糖酸钙等。
2,维生素类药物: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增加骨骼强度,对骨骼健康、保持肌力、改善身体稳定性、降低骨折风险有益,常与补钙剂同时使用。此外,骨化三醇是维生素D3的最重要活性代谢产物之一,其对骨质疏松及骨密度降低也有一定的疗效。
3,骨吸收抑制剂:包括双膦酸盐类和降钙素,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从而减少骨质吸收。双膦酸盐类有阿仑膦酸钠、依替膦酸二钠等;降钙素有依降钙素、鲑降钙素等。
4,其他:对于绝经后的女性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雷洛昔芬等药物,可有改善骨密度低、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同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少摄入影响钙质吸收的食品,比如碳酸饮料、咖啡、浓茶等;多摄入一些钙含量比较高的食物,如乳制品、豆制品等;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和户外运动等,均可增加骨密度,避免骨质疏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