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对感冒治疗后,随疾病的痊愈,头晕症状可逐渐消失,必要时可适当用药缓解发热、鼻塞、流鼻涕、咽痛、咳嗽、咳痰等症状。
治疗的常用药物包括:
1,抗病毒药:感冒常因病毒感染引起,但由于正常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可以清除病毒,所以一般无需进行抗病毒治疗。但对于有免疫缺陷患者,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缩短病程,促进康复,常用药物有利巴韦林等。
2,抗菌药物:当存在白细胞升高、流黄色脓涕、咳黄痰等细菌感染证据时,还可选用头孢呋辛等抗生素进行治疗。
3,解热镇痛药:可缓解发热、咽喉痛和全身酸痛等症状,常用药物有布洛芬等,可通过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下调,引起周围血管扩张、出汗散热,从而发挥解热作用。
4,镇咳药:咳嗽是一种气道防御性反射,且具有清洁气道、咳出异物等功能,因此轻微咳嗽的患者不必须止咳。如咳嗽较重,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镇咳药,如右美沙芬等。
5,化痰药物:有痰且不易咳出者,可选用氨溴索等药物,能减少黏液腺分泌,降低痰液黏度,增强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
6,中药制剂:如西瓜霜清咽含片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功效的中成药,也可用于缓解咽喉痛、咽干等症状。
7,其他:使用伪麻黄碱等减充血剂,可减轻鼻充血,缓解鼻塞不适;有时使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抗组胺药物,有助于缓解打喷嚏和流涕等症状。
药物治疗时要严格遵循医嘱用药。感冒引起头晕可能与体温升高、频繁打喷嚏等不适症状有关,如果头晕症状轻微,一般无需进行特殊治疗;若头晕严重,应及时卧床休息,以防摔倒等意外情况。除药物治疗,日常戒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时添减衣物,避免受凉;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防止过度劳累;适当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均衡、规律饮食,多食富含营养物质的食物等,也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促进机体康复。此外,感冒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口密集场所,必要时戴口罩等,可预防感冒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