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口腔上火吃什么药?

王新知
王新知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口腔修复科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口腔上火多表现为口腔溃疡,可出现烧灼痛,受到冷、热、酸、甜等刺激时疼痛加重,严重者还可影响进食和说话。

治疗的常用药物包括:

1,外用止痛药物:可用1%~2%利多卡因溶液饭前或痛时含漱,具有止痛的作用,仅限在疼痛难忍时使用,以防成瘾。

2,外用杀菌消炎药:常用有0.05%氯己定含漱液等,对多数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及真菌等都有杀灭作用,可达到杀菌消炎的目的。还可用西地碘片等。

3,促进愈合药物:常用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将其涂于溃疡面,可促进愈合。

4,维生素类药物:维生素可以维持上皮正常的代谢功能,促进病损愈合。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维生素B12及维生素C等多是辅酶的组成部分,在身体的代谢功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给予适量的维生素可以提高机体的自愈能力。一般可服用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等。

5,抗生素类药:当复发性溃疡患者有继发感染时可全身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等广谱抗生素。应根据药敏试验严格选用药物,不要滥用。

6,免疫制剂:常用的有左旋咪唑、沙利度胺等。此类药物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因左旋咪唑可使白细胞减少,故白细胞计数低者禁用。但服用左旋咪唑的部分患者有轻度肠胃道反应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鼻出血、皮疹、白细胞减少等,极个别患者还可出现心律失常。沙利度胺的副作用最严重的是可致畸胎,故孕妇及年轻人禁用,其他还可有口干、头昏、倦怠、恶心、腹痛、循环障碍及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

7,中成药:常用的有养阴生肌散、口腔溃疡散等。除药物本身的清热生肌作用外,这些不溶解的细微粉末用于溃疡面还能吸附溃疡表面的渗出液,起到吸附剂的作用,可减少外界的刺激,减轻疼痛,促进愈合。另外,还可用西瓜霜等。

口腔溃疡是很常见的,大多数会在一到两个星期内自行愈合。如果出现多个溃疡或溃疡持续超过3周,出现肿痛加重、发热等细菌感染的症状,则需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应注意口腔卫生,避免继发感染。平常还应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不良情绪;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熬夜;适度锻炼,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等。

发布时间:2024-09-22 10:22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