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湿热吃什么药?

曹炜
曹炜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风湿病科   知名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湿热患者多表现为头身困重、食少、恶心、口苦、腹胀、大便不爽等。常见肝胆湿热证、脾胃湿热证、膀胱湿热证等。

湿热的主要证型及常用药物包括:

1,肝胆湿热证:可出现自觉时冷时热、口苦、肋胁痛、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厌食、小便颜色深、严重者出现目黄、皮肤黄等黄疸表现。或有阴部潮湿、瘙痒、湿疹、外生殖器肿痛、带下黄稠臭秽等。目前常用的中成药包括龙胆泻肝丸、鸡骨草胶囊等。其中,鸡骨草胶囊黄疸属寒湿阴黄者忌用,孕妇慎用。服药期间饮食宜用清淡易消化之品,忌酒,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2,脾胃湿热证:可有身体热、心烦、口苦、口中黏腻、口渴但不想喝水、腹胀、吃饭不香、腹痛腹泻、泻下急迫频繁、或泻后仍有便意、大便颜色黄褐臭秽、肛门灼热感、小便量少而排出困难、颜色深等表现。目前常用的中成药包括甘露消毒丸、葛根芩连丸等。脾胃虚寒腹泻者不适用。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等,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膀胱湿热证:主要表现为小便量少色黄、频数、急迫、排尿时有灼热感,或排出困难且疼痛,或小便浑浊、尿血、有砂石,或腰部、小腹胀痛、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目前常用的中成药包括八正合剂、分清五淋丸等。孕妇禁用。其中,分清五淋丸不宜过量、久服。

通常湿热缠绵难愈,要坚持治疗。其主要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但在治疗过程中一般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治疗以化湿为主,热重的治疗以清热为主。患者不能自己盲目用药,需要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辨证论治,指导用药,才能更好地改善病情。同时,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放松心态,适当地释放压力,有利于病情的转归。

发布时间:2024-09-23 22:30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