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患者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治疗的常用药物包括:
1,降脂药物: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能够延缓、停止甚至逆转脂肪在动脉中的沉积。常用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除了能够降低胆固醇之外,还能够保护心脏动脉的内膜,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2,抗血小板药物:目的是降低血小板聚集,从而减少血凝块形成,避免血管阻塞,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等,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症状和出血。
3,溶栓药物:部分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的患者可进行溶栓治疗,如链激酶等。
4,抗凝药物:部分患者需使用抗凝药物。抗凝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缺血和出血事件的风险以及伴发疾病来制定治疗策略,常用的有华法林等。
5,其他:有时还可使用改善心脏重构和预后的药物,主要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等,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如氯沙坦等;出现心绞痛等组织缺氧症状时,可应用的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及β受体拮抗剂(如美托洛尔)等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病变严重,特别是冠状动脉、主动脉、肾动脉和四肢动脉出现明显管腔狭窄或闭塞,可采取介入或手术治疗,如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PTA)、支架植入术、旁路移植术等。日常生活中要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吃动平衡、戒烟、限酒、保持心情愉快等。饮食应清淡,选择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食物,并且保证蛋白的摄入,如鱼、肉、蛋、奶。少食动物性脂肪,少用含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如动物油)及黄油烹饪食物。不食或少食甜食、糖果或饮料。少喝咖啡,以免刺激心脑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