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焦主要包括心和肺。上焦火由于产生的脏腑不同,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用药应根据全身症状和舌脉,辨证论治。
常用的治疗上焦火药物有:
1,清心泻火药:以栀子、连翘、黄连、黄芩等为主要成分。用于“心火”比较突出的病证。常见心烦、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症状。使用时注意孕妇禁用,脾虚便溏者慎用。常用中成药有导赤丸等。当用药治疗口腔炎、口腔溃疡时,还可配合使用外用药。
2,清肺泻火药:以黄芩、桑白皮、石膏、知母等为主要成分。用于“肺火”比较明显的病证。常见发热、咳嗽、喘促、痰黄黏稠等症状。常用中成药有解毒清肺糖浆、清肺宁嗽丸等。使用时需注意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风寒感冒患者慎用。
3,养阴润肺药:用于肺阴不足所致的虚火。常见干咳、痰少或无痰、低热、午后盗汗、五心烦热等症状。常用中成药有百合固金丸、养阴清肺丸等。使用时需注意,由于药性多滋腻,脾虚便溏患者慎用。且糖尿病患者禁服养阴清肺丸。
4,补心安神药:用于心阴亏虚,虚火内生所致虚火。常伴有心烦、失眠多梦、潮热、盗汗等症状。常用中成药有天王补心丹等。使用时注意此药中含有朱砂,不宜长期服用。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还需及时到急诊观察治疗。且服药期间不宜应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通常来讲,实火起病急,病程较短,若未能及时诊治,则容易发展成为虚火。临床特征不同,往往用药不同,因此在用药之前,应详细咨询医师,切勿盲目用药。泻火药使用时注意服药剂量,药量太重,容易热去寒生。当火热症状消失,应立即停药,不可擅自更改疗程。平时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食辛辣油腻刺激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