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化疗后血小板低吃什么药?

刘爱军
刘爱军   主任医师   研究生导师
血液科  
北京朝阳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化疗可造成骨髓抑制,出现血小板减少现象,易出现鼻出血、牙齿出血、皮肤瘀斑等症状,需使用药物治疗,缓解症状。

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

1,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包括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重组人白介素-11等。此类药物可以减轻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下降的程度和减短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减少出血等并发症风险。

2,肾上腺皮质激素药:如醋酸泼尼松,能够抑制血小板相关抗体的产生,减少抗体对血小板的破坏,从而提高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数量,减轻病人出血的症状。

3,免疫调节药:如氨肽素,是从动物脏器提取的活性物质,能增强机体代谢和抗病能力,有助于血细胞增殖、分化、成熟与释放,对提升血小板有较好的作用。

4,中成药:如升血小板胶囊,可显著增加血小板数量,也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有显著的增强作用。

化疗后为避免因血小板较少而引起出血风险,应遵医嘱定期复查血小板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积极使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可输注血小板治疗。此外,日常还应注意个人护理,以减少不良情况发生,如避免做剧烈运动;多吃易于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鸡肉、鱼、牛奶、鸡蛋、豆制品和新鲜的水果蔬菜等;少吃粗糙、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多注意休息,防止过度劳累等。

发布时间:2024-10-06 20:28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