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心肌梗塞吃什么药?

樊朝美
樊朝美   主任医师   教授
心血管科   知名专家
北京阜外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心肌梗塞通常指急性心肌梗死,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的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还常有濒死感。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常用药物包括:

1,扩张冠状动脉药物:常用药物包括硝酸甘油等。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室前负荷,缓解心绞痛。适用于绝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明显低血压者慎用。

2,止痛药物:如吗啡、哌替啶等,可减轻病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濒死感。但需注意低血压和呼吸功能抑制的副作用。

3,β受体拮抗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能减少心肌耗氧量和改善缺血区的氧供需失衡,对降低急性期病死率有肯定的疗效。对于低血压、心率慢的患者慎用,急性心功能不全的者也要慎用。

4,α受体拮抗剂:适用于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等。常用药物有酚妥拉明等。

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对心、肾、脑等器官有保护作用,且能减轻心肌肥厚,可改善或逆转心血管病理性重构。主要适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等。临床常用的药物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不良反应主要是干咳、低血压、血管性水肿等。高钾血症、妊娠妇女和双侧肾动脉狭窄病人禁用。血肌酐超过3mg/dl的病人使用时需谨慎,应定期监测血肌酐及血钾水平。

6,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果病人不能耐受ACEI,可考虑给予ARB。主要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常用药物有厄贝沙坦等。不良反应少见,偶有腹泻,长期应用可升高血钾,应注意监测血钾及肌酐水平变化。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女性、高钾血症者禁用。

7,抗血小板药物:可降低血小板聚集,减少血凝块形成,防止血栓变大。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症状和出血。

8,抗凝药物:可防止凝血,抑制阻塞血管的血栓形成或血栓面积进一步增大。常用药物有华法林等,但服药期间需要严格遵医嘱定期监测凝血相关指标,以免造成不良出血事件。

9,调节血脂药物:能显著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稳定或消退粥样硬化斑块,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常用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

10,溶栓药物:可分解血栓,增加血流,如阿替普酶。

既往无心脏疾病者,如果突然出现胸痛,或已知有心脏疾病,突然出现胸痛、肩背痛、上腹痛、头晕、恶心等症状,应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5~10分钟后,上述症状未能明显缓解,应立即拨打120,并根据医务人员要求嚼服低剂量阿司匹林。除药物治疗外,医生可能还会采取吸氧、心肺复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等治疗方法。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如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需积极治疗。日常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心情平稳,避免激动;饮食上,应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等食物,保持大便通畅等。

发布时间:2024-10-06 20:29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