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蛋白尿吃什么药?

蔡美顺
蔡美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肾内科   知名专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蛋白尿多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泌尿系统疾病,常可能同时存在血尿、高血压、水肿等表现。

治疗的主要药物包括:

1,降压药:常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这两类药物能降低肾小球滤过膜对蛋白质的通透性,从而起到降低尿蛋白作用,同时还能抑制肾纤维化,减轻炎症反应,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常用药物有卡托普利、厄贝沙坦等。

2,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免疫反应,减轻、修复滤过膜损害,并有抗炎、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等作用。目前常用波尼松治疗。水肿严重、有肝功能损害或泼尼松疗效不佳时,应更换为甲泼尼龙。但长期应用激素可出现感染、药物性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副作用,少数病例还可能发生股骨头无菌性缺血性坏死,因此用药时应加强监测,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细胞毒药物:常与激素同时应用,可以减少激素疗程、用量及其副作用的发生。此类药物能通过影响生物合成的不同环节,妨碍细胞分裂增殖,抑制免疫反应,从而降低尿蛋白。常用药物为环磷酰胺、环孢素等。

4,利尿药:蛋白丢失过多常引发水肿,此时常使用利尿剂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袢利尿剂如呋塞米,潴钾利尿剂如螺内酯,渗透性利尿剂如右旋糖酐等。长期服用氢氯噻嗪应防止低钾、低钠血症;应用袢利尿剂时需谨防低钠血症及低钾低氯性碱中毒;长期服用潴钾利尿剂需防止高钾血症,且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5,中医中药:雷公藤多甙能改变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状态,并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从而阻止蛋白滤出。但是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治疗期间必须遵医嘱用药,切勿随意改变治疗方案或擅自加用其他药物,尤其不要滥用中草药和成分不明的保健品,以防影响治疗效果。日常注意休息,应低盐饮食、少吃腌制和油炸食品,戒烟酒,避免过多摄入咖啡、浓茶等,有助于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机体的恢复。

发布时间:2024-10-08 22:54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