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力衰竭时,除咳嗽外,还可有呼吸困难、咳痰、恶心、呕吐等症状,需及时治疗。
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
1,利尿药物:可以通过增加排尿来减轻患者心脏负担,是心衰治疗的基础药,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长期应用利尿剂应警惕电解质紊乱。
2,强心药物:常用药物有地高辛等,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用于治疗心衰,但需警惕洋地黄中毒。血液流出道不畅(肥厚型心肌病等)的患者禁用。
3,β受体拮抗剂:常用有美托洛尔等,可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长期应用可减轻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4,扩张血管药物:可以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担,缓解心衰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可硝酸异山梨酯、硝普钠等。
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对心、肾、脑等器官有保护作用,且能减轻心肌肥厚,可改善或逆转心血管病理性重构。主要适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等。临床常用的药物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不良反应主要是干咳、低血压、血管性水肿等。高钾血症、妊娠妇女和双侧肾动脉狭窄病人禁用。血肌酐超过3mg/dl的病人使用时需谨慎,应定期监测血肌酐及血钾水平。
6,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果病人不能耐受ACEI,可考虑给予ARB。主要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常用药物有厄贝沙坦等。不良反应少见,偶有腹泻,长期应用可升高血钾,应注意监测血钾及肌酐水平变化。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女性、高钾血症者禁用。
7,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心衰时血液瘀滞、心肌收缩异常可形成血栓,易致栓塞,因此需应用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及抗凝药(如华法林)等。
8,其他:使用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减轻呼吸困难,改善心功能;必要时还可使用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
患有心力衰竭的老人出现咳嗽不止,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咨询,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切勿私自用药。除上述药物治疗外,必要时还会根据患者情况考虑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心脏移植等来进一步治疗。患者日常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或忧虑;戒烟、戒酒,肥胖者减轻体重;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病;避免感染等。